2、确定祠堂风格。
3、规划祠堂平面图。
4、了解木材、确定祠堂选用什么木材。
验料:对所备出的材料质量进行检验,主要包括检验有无腐朽、虫蛀、节疤、劈裂、空心及含水率大小等内容。
(1)腐朽:控制点为腐朽部分不能使用,检验采用敲击听声音是否空响。
(2)虫蛀:控制点为无论多少虫蛀眼,一般都不能使用检验采用眼观其虫眼大小、多少。
(3)节疤:圆木控制点为表面所有木节尺寸的总和不得大于所在面宽的1/4,大于1/4不能使用,采用眼观卷尺量。
(4)裂缝:圆木在连接的受剪面上不容许使用。
(5)斜纹:圆木控制点为每1平米均斜度不得大于50mm。木作安装之前做防虫蛀、防腐、防火三防处理。
5、制作安装作法:依丈杆→样板弹、划线→榫卯、檩椀等制作→裹(滚)棱
盘头→试装草验→成品码放
加工工艺要求:
(1)根据施工现场材料购进情况,除特殊要求以外,均为加工成型材;
(2)依丈杆、样板弹、划线(人工作业):
①梁画线宜使用墨线。
②檩条弹放中线、平水线、抬头线、裹(滚)棱线、熊背线。
③使用丈杆和檩椀样板在梁上画出各步架中线,点画出各梁的梁头线,点画出各瓜柱卯口线,画出各梁梁头檩椀,并在檩椀做好后根据檩、枋、榫头样板标画出檩、枋。
匿名回答于2022-03-02 01:26:40
在古代,人们是比较注重风水的,在古人们看来,比较适合居住的地方便象征着人丁和事业兴旺,所以一般在祠堂设计时,是比较注意龙脉、生气来源、方正、背山面水、无冲突无争斗等方面的,还会有一些古人要求祠堂的设计要坐北朝南、左右互衬、四势均和。
二、祠堂避开人密集的地方
祠堂在设计时,尽量避开居民楼、学校、工厂等人口密集的地方,因为要讲究背山面水,更加注意人杰地灵、人丁兴旺。
三、祠堂内部结构
祠堂选址完成以后,在修建时需要注意其内部结构,尤其是布局和尺寸,因为祠堂和民宅不同,是有着较为严格的规定的。
四、祠堂坐向
祠堂的坐向一般是不能够随便立的,因为祠堂关系着一个家族甚至一个存在的兴衰,所以在决定祠堂坐向也是颇有讲究的。
五、祠堂地理优势
一个祠堂如果没有地理优势的话,便需要通过人工来打造,比如堆山、放水、植树和种草等方面。
六、现代祠堂的布局
对于现代祠堂的修建,也是从坐势、朝代等方面去布局,并且空间要大、建筑高大、修建材质好的同时,采光也要足。
总结下来,其实不管是古代祠堂还是现代祠堂,都要注重风水和建筑的地势,在地势的基础上再去注意设计的细节,这样修建出来的祠堂才会更加无可挑剔,对于家族来说,也更能起到一个光宗耀祖的象征。
匿名回答于2022-05-01 07:3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