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个人觉得,在职场上,应该是官越大职务就越高,应该处级干部以上称高干吧
匿名回答于2021-10-15 04:57:17
职务要达到高干级别,在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中需要担任省部级以上,军队中需要担任军级以上领导职务干部,国有企事业单位中需要担任相当职务层次,同时在我国行政级别划分为国家级、省部级、司厅局级、县处级、乡镇科级等五级,各级分为正副职。
匿名回答于2021-10-15 04:36:51
地方职务达到地、厅、局级以上的干部,部队职务达到师级以上干部即视为高级干部了。在我国干部体制中,把地方地厅局级以上干部、部队师级以上干部列为高级干部序列,是对贡献相对大的人的认可,将他们列为高级干部看待,也是对他们所作贡献的褒奖。
匿名回答于2021-10-15 05:01:51
按照原来的标准(文革时期)那就是行政级别达到或者超过十三级的干部,就属于高级干部——高干。而现在呢,随着政企分开,行政级别的重新划分,并没有一个具体级别来区分了。反正,目前为止的情况来看;那就是达到或者超过副部(省)级的干部都属于高干。
匿名回答于2021-10-15 04:49:38
职务达到省部级就是已经跨入了高干的行列。省部级的领导就是属于高干了,这个是肯定的。只要是级别已经达到了省部级的人都是高干。省部级的干部退休都和其他级别的人不一样。其他象厅局级及其以下的干部都是满60周岁就退休或者离休,但是省部级就不一样了。
匿名回答于2021-10-15 04:58:10
高干是一个汉语词汇,一般称正厅级以上文职干部,副军级以上军事干部为高干,也泛指高级干部,一般情况下,干部职务和级别是相对应的,比如某县的正县长就是县处级但也有例外,某县正县长的职务是县长,但他可能是副市级。
匿名回答于2021-10-15 05:05:27
目前根据我国制定的级别标准是,省部级以上的,为高干,在部队师级以上为高干。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划分很多级别,从一级一直到二十四级不等,如果按着这种级别划分高干,应该是十三级以上的干部属于高干,十二级到一级。象四级以上的那就属于正国级或者是付国级。
匿名回答于2021-10-15 05:12:54
高级干部在部队一般是正师级至少是副师级以上干部,在地方一般指到市(厅)级以上干部。之所以称为高级干部,一是职位高,二是职位重要,三是对党和国家事业有重大作用。高级干部作用大,影响大,必须从严管理,否则发生问题危害也比普通干部大。
匿名回答于2021-10-15 04:49:46
高干指的是高级干部。
高级干部在军队里一般指的是在师级职务以上的干部,被称为高级干部。
高级干部在地方一般是厅级以上的领导干部,才能被称为是高级干部。
我们知道,不管是部队里面的师级干部还是地方上的厅级干部以上,进行到这些植物都是比较难的。所以,高级干部家庭还是比较少的。
匿名回答于2021-10-15 04:4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