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宁无一人是男儿全诗?

故事见于《后山诗话》、《改斋漫录》、《花蕊夫人宫词》。她因香艳姣嫩如花蕊而得名。丈夫梦袒是五代时后蜀国的重臣 .她貌美且有诗才,曾作“宫词”百首。她诗名大,胆色亦大。公元965年宋军灭蜀,她丈夫叛国投降,被封为秦国公,但她始终忠于蜀国。宋太祖既垂涎于她的美色,又仰慕她的宫词,召她入宫,欲纳之为妃。她写诗答道:“二十万人齐解甲,宁无一个是男儿。”宋太祖弟弟宋太宗见其兄迷恋她的美色,恐因此误国,就借口她写反诗,将其杀害。在中国民间,她被奉为“芙蓉花神”。

全诗为: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 十四万人齐解甲,宁无一个是男儿! ——五代.花蕊夫人《口占答宋太祖述亡国诗》。

匿名回答于2021-07-23 19:35:37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

十四万人齐解甲,宁无一个是男儿!

——五代.花蕊夫人《口占答宋太祖述亡国诗》

意思就是君王在城池上树起降旗,臣妾在深宫之中怎可得知。十四万人一起投降,却不敢与敌决一死战,没一个配的上称为男子汉的。

在乾德二年十月,宋军兵分两路伐蜀。后蜀领军大将王昭远自诩诸葛孔明,哪知却是个银样蜡枪头,在宋军面前很快原形毕露:不但所部溃不成军,而且自己也成了阶下囚。出师六十余日,宋军就兵临成都城下。慌了手脚的孟昶听从了臣下李昊的劝说——封存府库,投降了!

花蕊夫人做了此诗,整首诗字里行间蕴含着深深的亡国之痛,却没有直接表达出对赵宋朝廷的憎恨,反而是对后蜀君王将帅的无能加以无情嘲讽。

匿名回答于2021-10-19 20:48:54


宁无一人是男儿的全诗是: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男儿只说三分话,留下七分打天下!

男儿立志扶王室,圣主专师灭虏酋。

男儿腹中才华千万斤,不及女子胸前四两肉。

世间痴情男儿,不论地位高低,大抵都是喜欢女子便是错了,而且希望能一辈子知错不改。

匿名回答于2021-10-19 20:50:35


应该是更无一人是男儿

“更无一人是男儿”出自于五代·花蕊夫人《述国亡诗》:“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译文:后蜀国的君王城楼上竟然竖起了白旗,你们哪知道我被封锁在了这冷清清的行宫里?守卫君王的十四万人一起脱下了金闪闪的铠甲,其实这些人中没有一个是守卫国家的男子!

孟蜀亡国后,花蕊夫人被掳入宋,宋太祖久闻其诗名,召她陈诗,她当即诵出此诗。首句破题直述国亡之事。“竖降旗”直截了当地指出蜀亡是由君王造成的。“妾在深宫那得知”纯用口语,写出了女诗人对国事的无可奈何。

第三句承首句而来,描绘出蜀军缴械投降的场面。一个“齐”字透露出女诗人的羞愤之情,从而爆发出“更无一个是男儿”的怒骂。这首诗笔力劲健,感情激越,表现了女诗人的亡国之痛和对误国者的切齿之恨,深得后世称赞。

匿名回答于2021-10-22 20:36:28


“宁无一人是男儿”出自五代.花蕊夫人的爱国情感诗篇《述国亡诗 》。正文如下:

君王城上竖降旗,

妾在深宫那得知。

十四万人齐解甲,

更无一个是男儿。

全诗意思是说后蜀国王城竖起了白旗投降了,我在这冷清清的行宫里都知道, 守卫王城的十四万人一起卸甲投降,这哪里是守家卫国的男子能做的事!

这诗写得很有激情,表现出作者亡国的沉痛和对误国者的痛切之情。

匿名回答于2021-10-23 00:28:43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