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能啊。
拟人
是指把物(包括物体、动物、思想或抽象概念)拟作人,使其具有人的思想、行为或情感的一种修辞手段。也就是说,拟人的核心在于赋予物以人的特征。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下来,而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高粱好似一队队的"红领巾",
悄悄地把周围的道路观察;
向日葵摇头微笑着,
望不尽太阳起处的红色天涯。
矮小而年高的垂柳,
用苍绿的叶子抚摸着快熟的庄稼;
密集的芦苇,
细心地护卫着脚下偷偷开放的野花。
小辣椒像害羞了似的。
显然,每个读到此句的人,都会有一种感觉:那小辣椒好可爱啊。为什么呢?先谈谈自己的看法。每次自己看到“害羞”这两个字,我的眼前就会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一个可爱的洋溢着青春活力的纯纯的少女,与自己暗恋的少年一起,走在树影斑驳的林间小道上,小脸红扑扑的,低着头,抿着嘴,小手紧紧地攒着衣角”。也就是说,“害羞”这个字眼,是一种完完全全的人的行为。因此,害羞了,是一种人的动作,也是人的一种神情。在这里,使用“小辣椒害羞了”和“小辣椒像害羞了似的”,完全没有区别。统归而言,语言的运用,不是几个所谓“像、似”之类的字所能完全涵盖的。正如同“小辣椒像害羞了似的”,给人的感觉就是小辣椒就是小女孩一般,活泼,天真,可爱。语言的魅力,在于文字背后的感染力。有时候,那么几个字,就能引起共鸣;有时,那么几句话,就能给人以力量;有时,那么几段话,就能流传千古。匿名回答于2019-07-12 07:48:46
如:作者要歌颂祖国,就把这种感情附着在祖国的大地、山河、人物上面的,通过“山、水、人”的美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2、拟人:是修辞方法,就是把事物人格化,赋予事物以人类的行为特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让读者感到所描写的物体显得更活泼、亲近,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如:小鸟欢快的唱着情歌。就赋予小鸟人的情感。写出“小鸟”的情态动作。显得小鸟的可爱。
匿名回答于2021-11-17 07:25:09
1、移情于物:为了突出某种强烈的感情,写说者有意识地赋予客观事物一些与自己的感情相一致,但实际上并不存在的特性,这样的修辞手法叫做移情。例:“月是故乡明。”
2、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例:波涛一边唱着歌曲,一边冲向天空去迎接那雷声。
匿名回答于2021-12-03 20:23:56
拟人是修辞手法的一种。拟人句就是把某件东西比喻成与人相同,不可和童话弄混,童话是想象(例:叶子妹妹说:“太阳公公……”这就不是一个拟人句 )。根据想象将物当做人来叙述或描写,使“物”具有人一样的言行、神态等。
匿名回答于2021-12-11 07: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