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按照公路的使用功能和远景交通量综合确定农村公路采用的技术等级。一般采用二级、三级和四级公路三个技术等级,即县通乡公路采用二级或二级以上公路;乡际公路采用三级或三级以上公路;乡通行政村公路采用四级或四级以上公路。
3.标准同时对路基、路面宽度作出要求:乡道采用双车道,路基宽度不小于6.5米、路面宽度不小于5.5米、路肩宽度不小于0.5米;村道路基宽度不小于5.5米、路面宽度不小于4.5米、硬(土)路肩宽度不小于0.5米。对于特殊地区,如三州及盆周山区、地形地质复杂及交通流量小的路段,乡道和村道可按单车道设计,路基宽度不小于4.5米,路面宽度不小于3.5米,错车道数量每公里不少于3处。
4.此外,标准还规定,通乡通村公路路面硬化应采用沥青砼或水泥砼路面。
匿名回答于2021-09-07 00:18:37

也就是说,农村道路宽度不能超过8米!!!
新版《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标发布实施
11月1日,由国土资源部组织修订的国家标准《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17),经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并实施。
新版标准秉持满足生态用地保护需求、明确新兴产业用地类型、兼顾监管部门管理需求的思路,完善了地类含义,细化了二级类划分,调整了地类名称,增加了湿地归类,将在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中全面应用。
新版标准规定了土地利用的类型、含义,将土地利用类型分为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商服用地、工矿仓储用地、住宅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特殊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其他用地等12个一级类、72个二级类,适用于土地调查、规划、审批、供应、整治、执法、评价、统计、登记及信息化管理等。
匿名回答于2021-09-07 00:35:18
2、农村道路路基宽度不超过6.5米。超过以上标准的道路不得认定为农村道路,应纳入建设用地管理范畴,按规定办理相关用地手续。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农村道路地类认定工作的通知》第二条
农村道路路面宽度不超过6.0米,或路基宽度不超过6.5米。农村道路改扩建后路面或路基宽度超过上限,以及只设单向车道的道路,不得认定为农村道路,应纳入建设用地管理范畴,按规定办理相关用地手续。大型机械化作业区内的农村道路宽度可依照《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TD/T工资1033—2012)相关规定执行。
匿名回答于2021-11-03 22:47:11
2.按照公路的使用功能和远景交通量综合确定农村公路采用的技术等级。一般采用二级、三级和四级公路三个技术等级,即县通乡公路采用二级或二级以上公路;乡际公路采用三级或三级以上公路;乡通行政村公路采用四级或四级以上公路。
3.标准同时对路基、路面宽度作出要求:乡道采用双车道,路基宽度不小于6.5米、路面宽度不小于5.5米、路肩宽度不小于0.5米;村道路基宽度不小于5.5米、路面宽度不小于4.5米、硬(土)路肩宽度不小于0.5米。对于特殊地区,如三州及盆周山区、地形地质复杂及交通流量小的路段,乡道和村道可按单车道设计,路基宽度不小于4.5米,路面宽度不小于3.5米,错车道数量每公里不少于3处。
4.此外,标准还规定,通乡通村公路路面硬化应采用沥青砼或水泥砼路面
匿名回答于2021-11-03 21:44:28
有网友就有这样的疑问了, 3.5米路面太窄,错不过车,为啥不能修宽点呢?省交通事业发展中心农村处处长韩军强介绍,通村道路宽度标准,也是我们结合省情综合权衡的结果。现在随着农村经济发展车辆增多,3.5米确实有点窄,逢年过节群众反映错车困难。大家都希望路修得宽一点,但是,要修宽就会遇到两个问题:
一是多修宽一米就要占用更多土地,特别是山区多修一米开山劈石工程量十分巨大。
再就是也要增加不少的建设资金投入,而目前各级财政能够用于通村道路修建的资金也十分有限。所以对于像信阳、南阳这样的山区或是土地比较稀缺的地方,只能是结合实际先解决“通”的问题,有条件的情况下再解决“畅”的问题。
匿名回答于2021-11-04 00:00:03
路面宽度不小于5米,路基宽度不小于6.5米; 路面结构:手摆片石20cm,泥结碎石8cm。 二、通村水泥混凝土路(或油路)(通畅)
1、以设计路面宽度为标准的公路按设计施工(如路面宽度为3.5米的公路按路面3.5米,路肩2×0.25m施工),在适当的位置设置错车道,1公里不少于4个,路肩全部要求硬化;
2、路面结构:
部分道路设计要求有手摆片石补强20cm和碎石调平4cm。 水泥砼路面:水稳层20cm,水泥砼面层20cm; 油路:水稳层20cm,沥青表处面层3cm。
匿名回答于2021-09-07 0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