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清朝的,三殿三阁,大学士,分别是些什么?

在明朝朱元璋废丞相,皇帝大权独揽,可那么多事情都皇帝来有点吃不消。在成祖朱棣时候,设内阁学士帮助自己处理政务。到清朝,顺治、康熙为加强皇权也使用了大学士。大学士的名称前要改加殿、阁衔,数目为六人,但一般不授满,四人是最多的。清朝一开始是中和殿大学士、保和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的“四殿二阁”,在乾隆朝,去中和殿大学士加体仁阁大学士变成“三殿三阁”成定式。傅恒是最后一位保和殿大学士,之后实际上是文华殿大学士最高。

从体仁阁最低到保和殿最高,一般是授予四名大学士,两名协办大学士,为替补。大学士授予不一定从体仁阁开始,当然也可以升任大学士,清朝的大学士可以管一个“部”,左右坐满汉尚书,所以大学士也称“中堂”。

雍正年间设军机处,所以清朝流传“大学士只有宰相之名,军机大臣有宰相之实,只有既是大学士又是军机大臣才是真宰相”(当然这里的宰相和明朝之前的宰相权利没的比)。所以既是大学士又是军机大臣的被称为“真中堂”。

张廷玉和傅恒都是保和殿大学士又是军纪大臣,所以是张中堂、傅中堂。和珅是文华殿大学士和军机大臣所以是和中堂。清朝末年的荣禄是文华殿大学士加军机大臣所以称荣中堂。而李鸿章只是文华殿大学士不是军机大臣,但也称的上一个李中堂。

匿名回答于2019-01-20 06:56:26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