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明代礼部尚书有哪些人?

李廷机(1541~1616年),年尔张,号九我,泉州浮桥人。少贫励学,1570年举顺天乡试解 元,万历十一年会元、榜眼,累官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清官贤相 。廷机为政以“清、慎、勤”著称。主持浙江乡试与官吏考核时,杜绝舞弊。任职南京时 ,罢免杂税,商界复苏;解决被南京主帅成山堵断的长江河道,复民生计;捕捉“恶虎” 李文政戍边, 为民除害;用财政盈余,修葺罗城、公署、考场、庙宇等公共建筑。北京任 内,革除贡使车马费;停发高丽戍饷;整顿殿试场所;扩建馆舍等。1607年,廷机屡遭权 奸攻击,杜门不出,旋辞官归里,身无长物。1616年卒,谥“文节”,入祀学宫。著有《 四书臆说》《春秋讲章》《通鉴节要》《性理删》《燕居录》《李文节文集》等。


李叔正 字克正,初名宗颐,大梓都(今宝峰乡)人。生于元代延右五年(1318年),官至 明礼部尚书。 李叔正学识渊博。据《明史》记载,凡性命道德之事,天文地理之说,以及 诸子百家,无一不专心穷究,颇有造诣,故被称为江西十才子之一。30岁出赘新建夏文惠 为婿。以孝著称乡里。明洪武初年,朝廷广招人才。李叔正年过50岁应召到京城应天(今 南京)任国子监学证。洪武四年(1371年),李调任渭南县丞。明洪武七年冬,李叔正调 任兴化知县。洪武十一年,李叔正在兴化治政三年,入朝考绩,政绩尤佳,升为礼部员外 郎。后改国子监助教,不久又拜为监察御史。洪武十四年正旦行大礼,李叔正宣读表文, 又得明太祖赏识,将他擢升为礼部尚书。是年冬季,李叔正因政事繁忙,积劳成疾,殁于 任上,享年64岁。皇帝哀悼,并赐祭葬。后四年,移葬于本县大梓都。翰林院编修苏伯蘅 为其撰写墓志铭


李东阳(1447~1516),字宾之,号西涯, 明代书法家、文学家。茶陵(今湖南省茶陵县) 人。天顺八年(1464)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卒赠太师,谥文正。李东阳善 诗文,以内阁大臣地位主持诗坛,为文典雅流丽。著有《怀麓堂集》、《诗话》、《燕对 录》等。


李至刚,名铜,以字行,号敬斋,竹口人。明洪武初荐侍懿文太子,初授祠部试郎。因事 谪戍边关,不久召回,任虞部郎。再补河南参议,又调任湖广参议。及朱允?即位,召入京 ,升右通政。与杨士奇等同修《太祖实录》。不久改任礼部尚书。永乐二年(1404),兼 左春坊大学士,初开经筵,同解缙等一起进讲。解缙主修《永乐大典》,至刚亦多所裁定 。后被侍郎宋礼弹劾,降为仪制郎中。永乐九年,解缙被诬下狱,词连至刚,遂入狱。及 永乐二十二年,仁宗即位,解缙得昭雪,至刚再任通政,改守兴化,卒于官第。

匿名回答于2021-03-18 21:30:17


薛远,史上琼籍官员中第一位尚书。

薛姓迁琼始祖薛能,安徽无为州人,明太祖年间坐罪充军来海南卫,落籍琼山。

父薛祥,字彦祥,明初诏为工部尚书。

子薛远,明永乐十二年(1414年)出生琼山,进士,历任户部主事、户部郎中、户部右侍郎、工部侍郎、兵部尚书。成为海南人“首任朝廷尚书”与祖父薛祥一同被称为“公孙尚书”。

虽数十年身为高官,却是食不兼味,家无长物,自始至终,清正廉明。

弘治八年(1495年)卒于家乡,享年八十二岁,赠太子少保。为海南“十大廉吏”之一。

丘濬,礼部尚书,位极人臣,明代琼籍职位最高的官员。

丘濬(1421年-1495年),字仲深,号琼台,世称琼台先生 ,卒后谥文庄,后人称丘文庄。海口市府城镇人,明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政治家、经济学家和文学家,被明孝宗御赐为“理学名臣”,被史学界誉为“有明一代文臣之宗”。与同朝代的海端被称为“海南双壁”

明正统甲子年(1444年)丘濬首次乡试得举人第一名(解元),景泰五年(1454年)中进士,二甲第一名(传胪),宫至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加封太子太保、弘治七年(1494年)升户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

丘濬以政治见称于史,治国能臣,以至于在朝任职的最后期间,因身体原因,曾十四次上奏皇帝请辞告老回乡,但皇帝看好他的治国能力,一直不舍让其离开朝政,因此得不到批准。

弘治八年(1495年)二月,病逝于任上,时年74岁,身后追赠特进左柱国太傅,谥号文庄。

现海口市有以文庄、琼台、丘濬命名的街道、学校。

兵部、吏部尚书廖纪,陵水县第一进士。

兵部、吏部尚书廖纪,(1455—1532),字廷陈,号龙湾 ,海南陵水县人,自幼好学勤奋,随父亲祖父经商游学于河北地区。

成化十六年(1490年)25岁的廖纪于京城中举;弘治三年(1490年)廖纪35岁时中进士。当时官府特在陵城北立一座“进士”坊,以表彰陵水县出了第一位进士。

+廖纪官至兵部尚书和吏部尚书等职;身居要职,高风亮节。被喻为“天南名臣”; 海南“十大廉吏”之一。

嘉靖十一年(1532年)卒于家乡,享年78岁。朝廷赠少傅,谥靖

王弘诲(1541年-1617年),字绍传,号忠铭,别称王尚书,在族谱中也称为“大宗伯”,因为大宗伯是礼部尚书的别称,今定安雷鸣镇龙梅

匿名回答于2021-10-26 06:06:00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