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什么是指人对自己的认知和活动的认识评价和自我调节?

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包括对自己心理倾向、

个性心理特征和心理过程的认识与评价。正是由于人具有自我意识,才能使人对自己的思想和行

为进行自我控制和调节,使自己形成完整的个性。


自我意识在个体发展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自我意识是认识外界客观事物的条件。一个人如果还不知道自己,也无法把自己与周围相区别时,他就不可能认识外界客观事物。其次,自我意识是人的自觉性、自控力的前提,对自我教育有推动作用。人只有意识到自己是谁,应该做什么的时候,才会自觉自律地去行动。一个人意识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就有助于他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取得自我教育积极的效果。再次,自我意识是改造自身主观因素的途径,它使人能不断地自我监督、自我修养、自我完善。


自我意识影响着人的道德判断和个性的形成,尤其对个性倾向性的形成更为重要。

 

 

匿名回答于2021-08-11 01:22:54


人对自己的认知活动和认识评价并自我调节,人在生活当中,做一件必须的认真思考,认识事情的前前后后,划策好思路再去下手去做,做了以后再回过头来检查一下,看是否需要改进,必须的认知好,然后再进行公正的评价,那些地方很成功那些地方还需要改进

匿名回答于2021-08-11 02:47:39


自我认知self-cognition)指的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自我观察是指对自己的感知、思维和意向等方面的觉察;自我评价是指对自己的想法、期望、行为及人格特征的判断与评估,这是自我调节的重要条件。


自我认知也叫自我意识,或叫自我,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包括对自己的行为和心理状态的认知。自我意识主要包括三种心理成分:


1、自我认识。


自我认识是主观自我对客观自我的认识与评价,自我认识是自己对自己身心特征的认识,自我评价是在这个基础上对自己作出的某种判断。正确的自我评价,对个人的心理生活及其行为表现有较大影响。


2、自我体验。


自我体验是主体对自身的认识而引发的内心情感体验,是主观的我对客观的我所持有的一种态度,如自信、自卑、自尊、自满、内疚、羞耻等都是自我体验。自我体验往往与自我认知、自我评价有关,也和自己对社会的规范、价值标准的认识有关,良好的自我体验有助于自我监控的发展。


3、自我监控。


自我监控是自己对自身行为与思想言语的控制,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发动作用,二是制止作用,也就是支配某一行为,抑制与该行为无关或有碍于该行为进行的行为。


进行自我认知、自我体验的训练目的是进行自我监控,调节自己的行为,使行为符合群体规范,符合社会道德要求,通过自我监控调节自己的认识活动,提高学习效率。 为提高自我监控能力,重点应放在促使一个转变上,即由外控制向内控制转变。


扩展资料


自我认知的心理认知是一种比较高级的认知能力。对于教育程度低,或者智力程度比较低的人,也许终身也不具备这种自我的认知。而对于有些人,则能够超越这种心理认知。


心理认知一般来说是一个无限的过程,因为心理活动本身是无限的,它会跟着个人经历和记忆以及思想和想象力不断地发展。因此凡是出现和前一阶段或者时期不同的心理活动后,个体对自我的心理将会有一个总结和重新的调整。


如果一个人不能正确的认识自我,看不到自我的优点,觉得处处不如别人,就会产生自卑,丧失信心,做事畏缩不前等。相反,如果一个人过高地估计自己,也会骄傲自大、盲目乐观,导致工作的失误。

匿名回答于2021-08-11 06:21:55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