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儒林外史的余大先生有什么特点?

余大先生文名极高,德行又最为人所称道,所以汤镇台看着两个饭桶儿子狗屁不通的作文着急,欲聘明师,萧柏泉便举荐了余大先生。汤镇台固是大喜,怎奈他那不成器的儿子实在不懂规矩(家教不好,汤镇台难辞其咎),去拜先生却不肯写晚生帖,说什么“半师半友,只好写个‘同学晚弟’。”余大先生有涵养,见了亦不生气,却笑道:“老先生大位,公子高才,我老拙无能,岂堪为一日之长?容斟酌再来奉覆罢。”次日回拜萧柏泉,则直言汤由“非求教之诚”,坚辞了汤家的邀请。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余大先生为人行事最看重这一点。辞馆这件事不过是见证余大先生性情“迂直”的事件之一,性质也不甚严重。依着余大先生的脾气,自己受点委屈没什么,倘若有辱名教却是不可忍的。

余氏兄弟的故乡,在吴敬梓先生的笔下,最是势利熏心,民风恶赖。余大先生在外游历日久,一回乡便遇到许多令他气愤难平以至“迂性呆气”大发的事情。唐氏叔侄名利熏心,一中乡试便置天伦于不顾,慌不迭地叙起同年。性情洒脱如虞华轩者,不过视其为“鬼话”、“梦话”;既是鬼话、梦话,自然也犯不上与其较真,所以尚能仰天大笑:“从古至今也没有这样奇事。”余大先生听了,却是“气得两脸紫涨,脖子里的筋都耿出来”,愤然道:“请问人生世上,是祖、父要紧,是科名要紧?”“既知是祖、父要紧,如何才中了个举人,便丢了天属之亲,叔侄们认起同年同门来?这样得罪名教的话,我一世也不愿意听!”

余大先生迂直得可爱、可敬(一如迂直得可爱、可敬的马二先生,虽然两个人秉性并不一样),然而也无奈。余氏兄弟二人。”

匿名回答于2021-04-08 20:20:20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