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世界环境法发展阶段?

报道中国的环境保护起步于1973年,共经历了三个阶段,取得了具有中国自己特色的突出成就。

第一阶段是: 1973~1978年,在1972年斯德哥尔摩的人类环境会议后,使中国比较深刻地了解到环境问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意识到中国也存在着严重的环境问题,于1973年8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标志着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开始。提出了:合理布局、全面规划、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要求防止环境污染的设施,必须实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三同时”原则。

这一时期的环境保护工作主要有:


1、制定环境保护规划和计划;


2、逐步形成一些环境管理制度,制定了“三废”排放标准;


3、全国重点区域的污染源调查、环境质量评价及污染防治途径的研究;


4、以水、气污染治理和“三废”综合利用为重点的环保工作。


第二阶段是:1979~1992年,1983年12月,在北京召开的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确立了控制人口和环境保护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项基本国策;提出 “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发展、同步实施”的“三同步”和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的“三统一”战略方针;确定了符合国情的“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强化环境管理” 、“谁污染谁治理”的三大环境政策。在这一时期,逐步形成和健全了我国环境保护的环保政策和法规体系,于1989年12月26日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同期还制定了关于保护海洋、森林、水、渔业、大气、草原、矿产资源、野生动物等各方面的一系列法规文件。


第三阶段是:1992年以后, 1992年在“里约会议”后,世界已进入可持续发展时代,环境原则已成为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原则。主要要求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推行控制工业污染的清洁生产,实现生态可持续工业生产的工业生产发展的环境原则;商品(各类产品) 必须达到国际规定的环境指标的国际贸易中的环境原则;实行整个经济决策的过程中都要考虑生态要求的经济决策中的环境原则。1996年7月在北京召开了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提出“九五”期间全国12种主要污染物(粉尘、烟尘、COD、S02、石油类、汞、铅、砷、镉、六价铬、氰化物及工业固体废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和中国跨世纪绿色工程规划两项重大举措。我国经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环境保护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匿名回答于2021-03-12 00:41:07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