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主要利率决定理论的基本内容?

1、古典利率决定理论--实际均衡利率理论(实际利率理论) 这种理论强调非货币的实际因素在利率决定中的作用。它们所注意的实际因素是生产率和节约。生产率用边际投资倾向表示,节约用边际储蓄倾向表示。投资流量会因利率的提高而减少,储蓄流量会因利率的提高而增加。故投资是利率的递减函数,储蓄是利率的递增函数。而利率的变化则取决于投资流量与储蓄流量的均衡。 2、流动偏好利率理论 凯恩斯认为:利率决定于货币供求数量,而货币需求量又基本取决于人们的流动性偏好。如果人们对流动性的偏好强,愿意持有的货币数量就增加,当货币的需求大于货币的供给时,利率上升;反之、人们的流动性偏好转弱时,便有对货币的需求下降,利率下降。因此,利率由流动性偏好曲线与货币供给曲线共同决定。 3、可贷资金理论 按照可贷资金理论,借贷资金的需求与供给均包括两个方面:借贷资金需求来自某期间投资流量和该期间人们希望保有的货币余额;借贷资金供给则来自于同一期间的储蓄流量和该期间货币供给量的变动。作为借贷资金供给一项内容的货币供给与利率呈正相关关系;而作为借贷资金需求一项内容的货币需求与利率则呈负相关关系。利率的决定便建立在可贷资金供求均衡的基础之上。 可贷资金理论从流量的角度研究借贷资金的供求和利率的决定,可以直接用于金融市场的利率分析。特别是资金流量分析方法及资金流量统计建立之后,用可贷资金理论对利率决定做实证研究和预测分析,有其实用价值。

匿名回答于2021-03-18 06:00:37


    一、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

    基本观点:利率是利润的一部分。利率大于零小于平均利润率。可能暂时出现小于零的情况。

    二、古典学派的“实际利率理论”。

    又称古典利率理论或“储蓄-投资利率论”,基本观点:利率的变化取决于投资流量与储蓄流量的均衡。从实物因素角度研究利率。采用流量分析。

    三、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

    基本观点:利率取决于货币供求数量的对比。从货币因素角度研究利率。采用存量分析。

    四、新剑桥学派的“可贷资金理论”。

    又称新古典利率理论,基本观点:利率取决于可贷资金的供求。可贷资金的供给为国民储蓄(私人储蓄和公共储蓄)。可贷资金的需求为投资流量和资本净流出。综合实物因素和货币因素两个角度研究。采用流量分析。

    五、新古典综合派的“IS-LM模型”。

    又称“希克斯-汉森模型”,基本观点:利率是在既定的国民收入下由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共同决定。综合实物因素和货币因素两个角度研究。

匿名回答于2022-04-27 02:08:40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