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大年格非主要内容?

小说开始的时候是腊月初二,结尾的时间是大年初二,每个段落基本是沿着时间的顺序连接而成,但也不绝对是按照时间顺序,比如在第8节讲述完腊月24的故事后,在第9节又返回讲起了腊月初七的故事。

  

  在一个饥饿而寒冷的冬季,村民豹子带着一些村民抄了地主丁伯高家。在叙事开始时,事件已经在埋下了伏笔,因为饥饿,村民在腊月初二这天已经围攻了丁家大院一次,并在此别有用心地推出两个关键而神秘的人物二姨太玫和私塾先生唐济尧。故事表面,暴动的原因肯定是饥饿,但在故事的深层,导致暴动还有一个更神秘的原因,那就是唐济尧对玫的情谊。因为这份隐秘的情谊的存在,使得因饥饿而起的村民暴动更像是一次不经意的偶然事件,而暴动的领袖豹子也不过是唐济尧手中任意使用的一枚棋子。但这个深层的原因,作者一直没有明确指出,这也是格非小说叙事的一贯风格。

  

  豹子是一个贼,叙事从他深夜去丁家大院偷粮食写起,中间利用他的回忆提及豹子小时候成为贼的事情,偷粮失败,豹子被丁家家丁吊打,却偶然看到二姨太玫,竟也被玫的美貌所吸引,后来豹子发起暴动的原因也许也不是饥饿,而是为了二姨太玫。

  

  中间还穿插写了豹子母亲觉得自己捱不过饥荒,想在自己上吊之前,雇人杀死自己不争气的儿子,可是豹子却在利刃下忽然摸出了一把手枪,使得自己免于灾祸,小说这样写的同时,也让叙事的节奏明显地加快了。豹子的枪在此成了悬念,也因此才有第9节的时间回溯,讲述豹子的枪的来历。

  

  在这篇小说中,围绕一个事件,不同人物按照自己的生命欲望分别进行着符合自己情理的行动,然后在某个富于美感的点上,人物的行动再进行汇合,使得故事的整个画卷有条不紊地展开。充满美感。

  

  在追踪叙述每个人物的同时,其余人物所呈现的仅仅是这个人物所能看到听到的,事件看似清晰,但限于特定人物的角度,其实事件本身始终处于模糊状态。清晰的部分越多,模糊的部分也就显得越多。

  

  格非在题记中写,他想描述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在描述完之后,读者所能清晰的仅仅是过程的一个壳,过程内在仍然处在未知当中,但稍微认真一些的读者,都会透过这个清晰的过程的壳,自己联想出过程的内在真实。也就是说,在小说完成之后,作者已经走远了,但这篇小说的大门却仍长久地向读者敞开着,而且看来也根本没有要关闭的意思。

匿名回答于2021-01-14 23:12:49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