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末期思想家、教育家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一说时人相尊而号为卿)[17],战国末期赵国人[1][2],两汉时因避汉宣帝询名讳称“孙卿”,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先秦时代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
匿名回答于2022-09-26 09:31:22
荀子是先秦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性恶论的观点一反孟子的“性善论”,指出不存在天然自生的善良,人性之善需要后天教化与教养而成。因此,荀子强调要化性起伪,要通过后天的教养来改变本性之恶。
匿名回答于2022-09-25 17:38:45
孟子提出的性善论,荀子主张性恶论。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华夏族(汉族),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在人性问题上,提倡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
匿名回答于2022-09-26 06: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