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21年,秦始皇虽把中国统一起来,但是秦朝只有短短15年的国祚,其间实行「中央集权制」 ,地方行政则实行「郡县制」。从公元前206年到公元220年,是汉朝(包括西汉及东汉时期)的天下,长达400余年。在这期间里,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官员,主要是用「察举」的办法产生,即由地方长官在自己管辖区内考察选拔人才,按照一定的科目和标准,向中央政府推荐(举),再经过适当考核(察),授予官职。
汉代正式实行察举制度,是在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当时有一位大思想家董仲舒,奏请汉武帝实行固定的选才办法──规定每个郡国要向中央推荐一名「孝廉」 。汉武帝接受了他的建议,公布了具体名额分配和科目要求。从此,察举就成为汉代主要的选官制度。到魏晋南北朝,这个制度仍在推行,但主要是通过九品中正制的选举形式,察举制度已非当时主要的选才办法。
匿名回答于2021-07-01 00:3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