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丧失诉讼时效是什么意思?

就是指超过时间了,不授理

匿名回答于2021-01-15 01:01:37


丧失诉讼时效是指超过了诉讼的时间

匿名回答于2021-01-15 01:01:51


在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内,权利人提出请求的,人民法院就会依法保护权利人的权力。最长诉讼时效的时间是从权利人被侵害之日起计算。时效最长也是二十年,超过二十年,人民法院不会保护。

匿名回答于2021-01-15 01:02:23


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于一定期间内不行使请求人民法院保护其民事权利的请求权,就丧失该请求权的法律制度。

也就是说,权利人虽然享有要求义务人履行义务的权利,但权利人应当在法律规定的期间内行使,否则权利人就丧失了该请求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二条规定: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的,义务人可以提出不履行义务的抗辩。

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义务人同意履行的,不得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抗辩;义务人已经自愿履行的,不得请求返还。

匿名回答于2021-01-15 01:05:41


就是向人民法院起诉超过了诉讼法规定的期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向人民法院起诉的诉讼时效为三年,应当在三年之内向人民法院起诉,但是诉讼时效存在中止、中断情形。超过三年,没有中止中断的情形,就丧失了诉讼时效。

匿名回答于2021-11-27 16:54:42


诉讼时效,是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化的法律事实,又称消灭时效,是指权利人在一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在某种程度上丧失请求利益的时效制度。

设立诉讼时效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法律关系安定,及时结束权利义务关系的不确定状态,稳定法律秩序,降低交易成本

匿名回答于2021-11-30 22:07:22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