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地汉唐时期,水稻种植的地域较为广泛。但与其他农作物比较,水稻栽培则更多地受到水利灌溉和气候条件的限制,水稻种植地域,汉唐两代北方分布较为广泛,而魏晋南北朝时期则呈萎缩趋势。南方一直保持直线上升的增长趋势。
淮河一汉水以南的南部中国,水稻是最重要的农作物,《史记货殖列传》言,“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但在汉代,中央政府实行“强干弱枝”政策,经营重心在以长安一洛阳为轴心的黄河流域,南方的发展不受重视,因此没有形成着名的水稻产区。东汉后期,出现了人口南移的趋势。魏晋南北朝时期,立国于南方的六朝政权都注意发展农业,水稻生产突飞猛进,形成一些着名稻区。
匿名回答于2021-07-20 19:40:26
种植水稻是古越族的传大发明之一,从考古 发掘得知,至迟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福建部分地区 已种植水稻。如福清东张新石器时代遗址发现有 “研磨器及烧土中稻草痕迹”(福建省文管会:《福 建福清东张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考古》 1965年第2期),《史记·货殖列传》曰:“楚越之 地,饭稻羹鱼”,可见,自古以来,越人已将稻米作 为主食。
中唐以后,福建逐渐成为江南主要产粮区 之一。
匿名回答于2021-07-20 20: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