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回答于2019-09-09 07:57:52
公务员年度考核分为四个等次,分别是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而公务员奖励分为五个等次,由低至高分别是嘉奖、三等功、二等功、一等功、荣誉称号。
公务员年度考核评定为优秀等次的好处不少,一是同时给予记嘉奖一次,并享受嘉奖的1500元奖励;连续三年优秀记三等功一次的,则享受三等功的3000元奖励。二是在公务员职级晋升中,上年度评定为优秀的,任职年限要求可以缩短半年,也就是可提前半年晋升职级。
因此,公务员对于年度考核评定为优秀等次还是挺在意的,有些中层领导也不惜亲自上阵来争优秀。我所在单位有个处长就是如此,连续三年霸占处室的优秀推荐名额,结果却因单位名额所限,连续三次在单位年度考核领导小组成员票决中落选。
按照有关规定,公务员单位中层以下干部年度考核评定优秀等次比例不能超过15%。我所在的省直单位人数不多、处室不少,每个处室还分不到1名优秀名额。于是便采取每个处室各推荐1名优秀人选,然后由单位年度考核领导小组成员票决的方式来确定。
而担任年度考核领导小组成员的除了单位分管领导,就是各处室负责人。其他处长们看这个经常推荐自己为优秀人选的处长吃像太难看,都不投他的票,最后让这个处长连续三年被淘汰出局,不仅白白浪费了所在处室的优秀推荐名额,自己也颜面扫地,还引起了处室同事的强烈不满。
有人情味的单位,中层领导们一般都比较自觉,会主动把评优秀的机会让给年轻的下属,以此来调动下属的工作积极性。而如我单位那个处长经常与下属争利且没争赢的确实少见,也会让领导和同事对他的人品看低一眼。
毕竟,不管是评定优秀,还是记功嘉奖,都是一种精神激励手段,虽然也有一定物质奖励,但对于中层领导来说这点奖金不算什么,而用来奖励和激励下属,既能彰显中层领导的高风亮节,还能收买下属人心,让下属死心塌地卖力干。
当然,由于评优秀也是“僧多粥少”,要做到公平公正也非易事,有的领导比较公道正派的还会力顶能力强、表现好、加班多的下属评优秀。有的领导为了不得罪人,则会采取让下属“轮流坐庄”的方式推荐优秀人选。总之就是,有人得利就会有人吃亏,有人叫好也会有人骂娘,这都不足为奇。
但要我来说,评优秀也好,给记功也罢,不过是都是忽悠老实人干活的手段,如同“鸡肋”一般,没啥实质用处。我从事干部人事工作十多年,从未见到单位领导提拔晋升干部时,首先考虑的是评优秀多、立功受奖多的人,很多提拔晋升快的干部往往都是没有获得过什么荣誉的。就算在职级晋升中可以缩短半年任职年限,其实意义也不大。多数单位的职级职数都有限,符合晋升职级资格条件且任职年限较长的干部大有人在,即使有职级晋升机会,基本上也轮不到刚符合晋升资格条件的干部上位。
所以,真不能把评优秀和记功嘉奖太当回事,保持平常心对待为宜,真要因评不上优秀而影响心情,那才是不划算的事。
欢迎关注职场李论,更多精彩内容期待与您分享!
匿名回答于2020-01-04 23:18:39
嘉奖奖金有多少
优秀是公务员年度考核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中的最好等次。嘉奖只是奖励的一种,一般都配得有一定的奖金。
在公务员管理的实际操作中,奖励是考核结果的应用手段,年度评定为优秀公务员后,会相应给予一次嘉奖,并发给一定数量的奖金,真正体现了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嘉奖的奖金在近些年上涨幅度较大,从七、八百元,已经涨到了1500元左右,各地不尽相同,虽然不多,但相没有鸡肋味了,毕竟还是上千了。
连续三年被评定为优秀的公务员,可获得比“嘉奖”更高等次的奖励,记一次“三等功”,三等功的奖金在5000元左右,各地也不完全相同。
缩短职级晋升年限方面
去年6月1日开始执行的《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实施方案》规定,在某一职级任职期间,被评定为年度优秀公务员的,晋升上一职级时,可缩短半年任职时间。
这一规定,大大提高了优秀公务员的含金量,以前不少被评为优秀公务员和先进的,通常都是给单位提拔不了的“中坚力量”的安慰奖,以求从面上达到平衡,便于单位推动工作,来年还有人卖力干活。
职务职级并行的初衷,就是提高职务难以晋升人员的薪资待遇,评为优秀就能缩短半年任职年限这一规定,与职务职级并行的初衷是相吻合的。如能提前半年晋升职级,从薪资比较,加上年终绩效,在提前晋升的半年时间里,因职级层次不同,至少能多收入三千往上,多则能有一万以上,并且将来下一职级晋升时间也可能提前,一次“优秀”,持续受益,如果有多次优秀,累积效应在薪资上会有明显体现。这对于薪资已经“阳光”的公务员来说,是不小的激励。
匿名回答于2020-01-08 07: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