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回答于2019-06-06 09:12:16
匿名回答于2021-06-04 07:19:37
1、新股首发上市前拿到中签股民的钱;
2、股东减持拿到股民的钱;
3、上市日后通过增发新股拿到股民的钱,增发新股分为定向增发与公开增发新股;
所以上市公司上市首先是净赚股民的钱,上市公司可以说是不用花钱就可以拿到一大笔,想当于零成本就有一笔大钱,所以很多公司都想上市,这样就造成一些劣质公司上市圈钱收割股民与转移上市公司资金给大股东(如财务造假、高溢价关联收购等),但也有一些好公司上市后能不断持续高盈利也不断分红回报股民。
现在A股的现状是证券法律法规相对欧美证券法律对比来说很不完善,A股上市公司或大股东违法违规处罚金额顶格只有60万元,如果是美国则最高处罚可能要罚一个倾家荡产、退市与加倍违法上市公司赔偿股民损失。A股就存在一些公司为了圈钱收割股民,如造假几年财务造假差不多上千亿元还不退市与赔偿股民损失、大股东高溢价关联交易收购掏空上市资金不断存在、内幕交易造成股民损失赔偿制度缺失不完善、造假上市、找借口扇贝跑路造成财务亏损……A股也很多垃圾公司,退市制度还需要完善,A股应该学习吸收一些欧美完善的证券法律法规,促进A股能真实反应中国经济发展的晴雨表。
匿名回答于2019-06-07 18:01:28
配股,这是上市通常使用的方法,根据证券法和证监会管理规定,上市公司经营保持盈利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市场,企业经营,配股项目等情况,对原股东进行不超过30%的配股。配股价原则上不超过当时股价80%,但是往往配股从批准到实施这个时间,受市场因素等影响,配股价有时高于当期的股价,这时候投资者会自动放弃配股。只有配股价比股价溢价之时,对于投资者才有吸引力,会顺利完成配股。
上市公司为了经营的需要,也会在市场及专业的市场发行企业债券。这是上市公司利用企业自身优势筹集资金,而达到经营的目标。这种债券利率往往会高于银行贷款利率。
债转股是上市公司根据经营情况,和投资者商议形式而达到一定比例的债转股。这种形式上市公司比较喜欢的形式。
定向增发,是上市公司根据证券法的有关规定,通过证监会批准,可以申请向定向范围内的发行股票的行为。这种行为是上市公司关联企业或者上下游企业融资的方法。这种融资价格参照当时股价80~90%。
总之,上市公司会运用国家相关的融资政策,享受投资者提供的优惠价格的资金。
匿名回答于2019-06-06 22:20:11
第一,上市公司IPO,这是一种方法,这是上市公司第一次拿到股民的钱。这是最正常的拿到股民的钱的方法,其他的方法就有些涉嫌割股民韭菜了。
第二,上市公司通过放出诸多利好消息拉升股价,在高价减持公司股票,等到诸多利好消息无法实现时就让股票砸盘,使得股票大幅度下跌,上市公司在低位回购公司股票。
第三,和第二条相反,上市公司通过放出诸多利空消息拉低股价,上市公司趁机减持股票,等到股价很低时大量回购,然后再趁机拉升股价后高位减持股票,这样一减持一回购割了股民两次韭菜。
第四,就是高位增发,公司业绩无法支撑公司股价时股票自然就会下跌,上市公司在趁机回购公司股票,公司股本不变,而股东权益增加了。
当然,还有很多其他方法,上市公司割股民韭菜防不胜防,其他方法以后再探讨吧!
匿名回答于2019-06-07 08:24:28
匿名回答于2019-06-07 19:13:12
原控股股东在转让或质押部分股票后可获得资金,这部分资金可以通过借款方式借给上市公司,这样上市公司间接获得了资金,该资金到期会归还。
匿名回答于2021-06-04 06:01:51
再说说不正规的方法,一是通过和庄家联手,先发布利空消息打压股价。再将股价打到一个相对低位的时候,庄家大量买进。等到庄家吃饱喝足之后,缓慢拉抬股价,这时候上市公司还在不停发布利空消息,一般股民根本不敢买进,等到高位之后,上市公司配合发布利好,庄家同时极速拉升股价,吸引股民大量跟进,庄家趁此机会大肆派发,完事再坐地分赃。
甚至有的上市公司自己开户坐庄的都有,当然这几年监管日益严格,这些也基本见不到了。
匿名回答于2019-06-06 10:20:07
1、股票质押
上市公司向一些金融公司进行股票质押操作,套取一定的现金流,股票质押一般用于业绩优良、流通股本规模适度、流动性较好的上市公司。一家商业银行接受上市公司的股票质押,不得高于该上市公司全部流通股票的10%,一家证券公司接受上市公司的股票质押,不得高于该上市公司全部流通股票的10%,并且不得高于该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的5%。
2、减持
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在二级市场上进行减持操作,上市公司大股东任意连续3个月内通过证券交易所集中竞价交易减持股份的总数,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1%。
3、增发
上市公司向社会公众增发股票,来获得一定的现金,其中定向增发要求发行对象不得超过10人,发行价不得低于公告前20个交易日市价均价的80%。
匿名回答于2021-06-10 20:3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