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回答于2021-03-29 21:10:50
扩展资料:
考生填报志愿一般要考虑哪些因素
1,是以成绩为基础。
高考成绩是考生被录取的基础因素,直接决定了可选择的院校的层次和专业去向。
2,是院校综合情况。
院校是考生选择志愿的重要因素,是选择与哪些人在一起学习、到哪里去学习、学些什么等问题。考生在选择时,既要看院校的历史、地域,也要看院校综合办学实力。
3,是考虑专业和就业。
专业是考生志愿选择的核心因素,一般关系到大学学习的兴趣和职业趋向。重点大学有优势专业、普通院校也有特色专业,是院校优先还是专业优先,不能一概而论;考生要选自己喜欢、符合个性特长的专业,改革省份考生还要考虑选考科目范围等因素。专业选择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有关,有的专业报考很热门,到了就业却遇冷,需要理性判断。
4,是结合身体等条件。
专业与身体状况有关联,有的专业受视力、色觉、器质性健康状况的限制;部分院校按专业学习要求,会对单科成绩和外语口语等方面提出规定。还有一些中外合作专业、民办院校收费较高,选报时还应考虑家庭经济状况。
匿名回答于2021-05-28 01:36:44
高考志愿填报后的录取流程
1、投档,网上录取。市高招办通过网络将考生电子档案信息传送到招生院校计算机管理系统中,投档比例一般不高于120%,招生学校审阅考生电子档案决定录取与否,电子档案包括考生登记表、体检表及综合信息。
2、高校招办阅档。高校在规定的时间内从网上下载考生的电子档案信息并阅读。
3、预录及补录。高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排名和专业志愿进行预录和预退,考生档案在计算机的控制下,处于同一批次所有招生学校在同一时间里,都审录同一志愿的考生档案,即同批录取学校都先审录第一志愿,结束后再同时审录二志愿考生档案。
4、录检。市高招办对结果进行检查审核,如同意则确认录取结束,有异议则传回高校商请复议,直至结果双方都接受,再确认录取结束。如需二次投档比例一般控制在100%。
5、通知。高校填写《录取通知书》,与《录取考生信息确认表》一起通过邮局寄给考生本人。
平行志愿投档方式
其投档原则是:成绩优先,遵循志愿。在某个招生批次投档前,先将全省同类考生(文、理、体、艺)按高考成绩总分由高分到低分排序。然后从第一名考生开始,依次把考生向其所填的院校志愿中投放,具体投档操作运行过程如下:
第一名考生。由于此时所有考生都没有开始投档,显然,无论第一名考生选报哪一所高校,其档案都会顺利投向目标院校。
……
第N名考生。若该生所报第一志愿院校今年计划未招满,则将其档案投向第一志愿院校。若第一志愿院校已经招满,则检索其第二志愿院校是否已经招满,若未已经招满,则将其档案投向第二志愿院校;若考生第二志愿院校已满额,则检索其第三志愿院校是否已经招满,按照与处理第二志愿完全相同的方式处理第三志愿……当检索处理完该考生的所有志愿后,若该生的档案仍未投出,则该生所填报的全部志愿均变为无效志愿,该生本批次投档结束。
对于第N+1名以及其后的所有考生,电脑均以相同方式处理。
在平行志愿方式投档中,考生选择的第一、第二、第三等各志愿之间虽然是并列的,但在投档时电脑只能从考生的第一志愿开始检索能否投档,只有在第一志愿投不出时,电脑才会检索第二个志愿,依此类推,所以各志愿的填报顺序比较重要。
匿名回答于2021-06-07 01:23:24
1.填报后须知考生在每次填写或者修改志愿后,进入该页面,操作说明Ø 阅读完考生填报须知后,考生可点击页面下方的[查看志愿表]按钮,可以查看考生刚刚填写的志愿表信息,进行检查核对。
2.查看志愿表在志愿类别选择页面点击“查看志愿表”即进入该页面,操作说明Ø 若某个志愿类别填报时间已经截止,则考生只能查看已填报的信息而无法进行修改。
匿名回答于2021-06-09 01:4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