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答案吧,
0.9的循环就是1
,不是等于而是全等于,因为他俩是一个东西
。好比说,不能说“诸葛亮”和“孔明”的年龄一样大这一类的话,因为他俩统共就是1个人。如果学过微积分或者高中数学的话:所谓的0.9的循环实际上是一个级数的计数方法(或者叫一个数列和的极限),即0.9的循环= ,用求和公式来算一下就完了,极限就是1。
如果是初中及以下的话,那么你可以用小学的除法计算方法计算一下 ,但是第1位强制写0,也就是
为啥要这么写呢?小学的时候我们还没有接触“分数”这个概念时,数字世界里“整数”和“小数”就是全部了;而实际上“小数”只不过是十进制中方便记数引入的一种表达方法,其本身没有严谨的概念;在不严格要求精度的时候(我们生活中遇到的数学大部分是这种情况),用小数的位数表示精度是很方便的,所以小数才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回忆一下,小学里的“无限循环小数”实际上就是从“除不尽”开始提出来的,换句话说我们学习去算 的时候,发现用有限小数不能表达了,所以才发明了“无限循环小数”这种表示方法。
在数轴上的点有两类,一类叫“有理数”,一类叫“无理数”。我们最早学习的“无理数”的概念是,无理数就是无限不循环小数,而“有理数”则是“整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而实际上,有理数的定义是“可以写成a/b形式(a、b均为整数且b不等于0)的数”;按照分式的特点和上面算1/1时的方法,
所有的有理数均可以写成无限循环小数
。1是有理数,其写成无限循环小数的形式就是0.9的循环。我很害怕会有一些很偏执地认为0.3的循环不应该等于1/3的人。0.3的循环本身是一个计数方法,是一个规定,是一个1/3的变写方法;如果无法接受“0.3的循环”“1/3”是同一个东西的两个名字这个说法的话,那么,最后引入一个微积分中的基本定义来理解什么叫“相等”。所谓的“相等”,用 语言表述为:
如果 满足:对于任意一个确定的 ,均有 ,则 。
#
匿名回答于2019-06-15 02:4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