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文峰塔
位置
重庆市长寿区
建立年代
清朝同治年间(1866年)
层数
7层
俗称
白塔
建造时间
文峰塔建于清代同治5年(公元1866年),迄今已有139年历史。因山下的不语滩滩险浪恶,舟楫过此多有沉没之灾,为降魔镇妖,平息不语险滩江水,而修建。
建筑
长寿文峰塔为八角七层亭阁式佛塔,由塔基和塔身两部分组成,通高38米。塔基为青石砌成高约2米的八角平台,每角轮廓处,均由一头顶莲花、脚踩浪漫色彩。塔身为砖石结构,下大上小呈锥状,宛如巨笋插云霄。全塔共为七层,每层之间设有石级盘旋相连。每层均设有龛,龛内供有神像一至数尊。并设有窗孔通风采光,亦供游人临窗眺望。塔门两侧石柱门槛上,阴刻有长寿知事武林王锡所题楹联:“窣波峙中流,凤山作镇;勃极烈愿多士,雁塔题名”。进塔门,塑有释迦牟尼、托塔天王等造像。佛嵌两侧,有长寿知事临桂粟增耀的题刻楹联:“拨地竦支提,秀峙一峰光射平;擎天森宝剑,名题千佛兆登云”。沿石级盘旋而上,登上塔顶,举目四望:江天一览,山光水色,四野风物,尽收眼底。
文峰塔东侧,原建有佛堂兼膳房一幢。内塑有佛主、观间、文殊、财神等神像,供作法事或进香祷拜,亦供游人膳食、住宿、休闲(已拆毁)。
文峰塔不语山至高处,建有为避贼事的不语山寨。文峰塔至桓侯宫的不语山丛林中,有清代古墓和尚坟二座。
匿名回答于2021-01-31 16:35:45
故事:对于文峰塔建造一说,民间自流传着一个神奇而又动听的神话故事。据说在文峰山中住着一条脾气极为暴躁的蛟龙,它经常出没于岷江与文峰山峦之间,每遇心情不好的时候,它便会在岷江河里肆虐地横冲直撞,不停地卷起阵阵巨浪,发起一场场洪涝,严重危害着两岸老百姓们安宁的生活。勤劳、勇敢的犍为人民并不屈服于蛟龙的威胁,人们团结一致,下定决心向这条可恶的蛟龙发起致命的反击,他们共谋大计,想出了一个消灭蛟龙的办法,那就是在文峰山顶修起文峰塔,把那条可恶的蛟龙永久地阵压在文峰山下,让这条无恶不作的蛟龙永世不得再为人们带来痛苦的洪涝。但故事毕竟是故事,400年前古人建造文峰塔的缘由现在也不得而知了。
匿名回答于2022-01-05 04: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