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清气在阴浊气在阳的名家注释?

1、作者:佚名黄帝内经


2、原文


歧伯曰:清气在阴,浊气在阳,营气顺脉,卫气逆行,清浊相干,乱于胸中,是谓大悗。故气乱于心,则烦心、密嘿、俛首、静伏;乱于肺,则俛仰喘喝,按手以呼;乱于肠胃,则为霍乱;乱于臂、胫,则为四厥;乱于头,则为厥逆、头重、眩仆。


3、译文


岐伯说:清气在阴,浊气在阳,营气顺行于阳分,卫气逆行于阴分,清浊之气互相侵犯,在胸中乱搅,这就叫大悗。所以,气乱于心,就会心烦,不愿讲话,低首静卧不想动;气乱于肺,就会俯仰皆不安,喘息有声,手按着胸部以帮助呼吸;气乱于肠胃,就会发生霍乱;气乱于手臂足胫,就会发生四肢厥症;气乱于头,就会发生厥逆,头部沉重,眩晕而仆倒

匿名回答于2021-07-22 03:08:05


一、名家注释

张介宾注:“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也。上窍七,谓耳目口鼻。下窍二,谓前后二阴。腠理,肌表也。阳发散于皮肤,故清阳归之。阴受气于五脏,故浊阴走之。腠音凑。四肢为诸阳之本,故清阳实之。六腑传化水谷,故浊阴归之。”

这里还揭示了肺的一个生理功能,就是肺主呼吸,呼吸的结果是排泄在上清阳的糟粕,吸入新鲜的清气,成为肺气的一部分,随着呼吸运动,推动气血在人体的运行。

匿名回答于2021-07-27 08:30:01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