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周邦彦写李师师与宋徽宗的词?

《少年游·并刀如水》: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指破新橙。锦帏初温,兽香不断,相对坐调筝。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这首词将他同李师师求欢的心情比作露水,心像刀割,在雪压城门之际恨不能“胜”徽宗,看着李师师的纤指剥去橙子皮而无言面对现实的残酷,只求能在师师的“锦帏”下求的一时“初温”,情绪绵绵,对面坐下听师师弹琴弄炫。悄悄地发问:晚上住哪儿?引用李师师对徽宗说过的话“现已三更,马滑霜浓”,借指李师师的用意是打发徽宗回去,于是在徽宗“休去”后,才得来这“少人行”的绝好相会时机。赞师师的机智。李师师很喜欢,笑纳了。天将拂晓,周邦彦才独自匆匆归去。

匿名回答于2023-01-20 21:33:47


少年游·并刀如水

宋代·周邦彦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锦幄初温,兽烟不断,相对坐调笙。

    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词的上阕是从男子角度来描写李师师的热情,前三句的细节描写,像电影当中的特写镜头,从短短的三句当中,就能看出其中的浓浓情意。“并刀”是用来切橙的刀具,“吴盐”是用来调味的佐料。而“如水”与“胜雪”则让画面集中在芊芊素手之上,视觉上的享受直逼而来。后三句,从特写镜头转向环境,静谧的房间之内,锦帐低垂,香烟袅袅,宋徽宗与李师师相对而坐调音,将二人的般配直写而出。

    词的下阕通过女子的口吻来叙事抒情,寥寥数语将李师师的缠绵情丝刻画的淋漓尽致。情意绵绵的氛围不忍破坏,只能低声询问,不过“问”与其说是“留”,可见周彦邦对李师师的心理把握细致入微。一边询问去何处留宿,另一边又直言三更已过,言外之意不言而喻,然却又说的委婉,不肯道破留人心思。只好顾左右而言他,夜深露重,行人稀少,一派寒冷萧瑟的景象。绵绵深情都藏在这些小心思当中。

    这首《少年游》虽描写男女之间的情意,却不沾脂粉俗气,反而婉约清新。《复堂词话》当中点评“丽极而清,清极而婉,然不可忽过‘马滑霜浓’四字”。从环境特写转向叙事抒情,其中都可以看出李师师的柔情似水,与半遮半掩之间的深情。想要留人,却非道“天要留人”。

匿名回答于2023-01-20 21:34:02


是的,周邦彦写了李师师与宋徽宗的词。
原因是:历史上有关李清照和宋徽宗的情感故事,在文学作品中被反复刻画,周邦彦以其才华擅长写作,因此也写过相关的词。
特别是他在《红楼梦》的刊本中的《李师师庄》系列,被誉为“史论词的巅峰之作”。
周邦彦的词作数量众多,题材涵盖广泛。
除了写李师师与宋徽宗的词外,他还在其他领域有很多创作,在文学史上有很高的地位和影响,对于中国文化和文学的传承有着重要的贡献。

匿名回答于2023-01-20 21:40:29


不确定。
因为虽然有相似的说法和传闻,但目前确实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周邦彦曾经为李师师与宋徽宗写过词。
而且在文化艺术领域,有很多虚假信息和误解,需要深入研究和验证。
如果从宋代文学和词人的角度延伸,李清照、辛弃疾、苏轼等人都是著名的词人,他们的词作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值得我们深入欣赏和研究。

匿名回答于2023-01-20 22:03:53


《钗头凤·世情薄》是周邦彦所作《长恨歌》的续篇,其中包括了李师师与宋徽宗的故事。词中描述了李师师因为被逐出宫廷而在花阴中唱歌,宋徽宗闻声而来,二人相遇并相爱,但因为身份不同而难以在一起的悲情故事。

匿名回答于2023-01-20 22:06:01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