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学富五车成语的来历?

学富五车”的意思是指读书很多,学问渊博。成语出处:惠施多方,其书五车。——(先秦·庄子及其后学《庄子·天下》)释义:惠施是战国时的一位思想家,他非常博学多闻,著书一说藏书很丰富,有五车之多。

匿名回答于2023-03-10 18:46:48


学富五车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先秦·庄子及其后学《庄子·天下》。

“学富五车”(五车:五车子书,喻书多)指读书很多,学问渊博。主谓式结构,含褒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

匿名回答于2023-03-10 19:07:07


学富五车的成语意味着一个人学问渊博,博学多识。
学富五车的成语起源于中国的春秋时期,当时由鲁国一位名叫臧文仲的贵族收集了五千辆车的著作,包括了自然科学、哲学、历史和文学等领域的书籍,因此他被誉为学富五车。
由此可以看出,他的学问是渊博的,博学多识的。
这个成语的使用范围非常广泛,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学识渊博,或者对某个领域有深入了解和应用。
同时,这也提醒了我们,要不断学习和积累知识,学海无涯,不断前进。

匿名回答于2023-03-10 19:11:27


“学富五车”这个成语的来历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庄子《天下篇》中。庄子在文中写到:“惠施多方,其书五车,其道穿驳,其言不中。”

这里的“书”是指惠施写的书,而不是指他读过的书。庄子用夸张的手法来批评惠施,说他虽然写的书可以装满五辆车,但他所说的道理却杂乱无章、不中听。这个成语最初是用来贬低一个人的,后来逐渐演变成褒义词,用来形容一个人学问渊博、博学多才。

匿名回答于2023-03-10 19:19:13



1。


成语“学富五车”的由来是说夏成之见孔子,孔子有五车之书(车载书籍的量),夏成之因见其背后而叹服,称孔子“学富五车”。


2。


解释:按照《史记》的记载,其中之一是说夏成之去陈,见到孔子,孔子让弟子们把五车的书摆放出来,夏成之看到之后非常惊讶,还称赞孔子“学富五车”。


3。


中国的成语繁多,每个成语背后都有着其深远的文化、历史和智慧内涵,学习和掌握成语不仅能够丰富我们的文化素养,也能够开阔我们的思维视野,表达起来更加准确、简洁、生动。

匿名回答于2023-03-10 19:04:28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