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时期不论男女,身边都佩有囊。在囊上饰有兽头纹样,也称“兽头囊”。
至南北朝时,佩囊制度正式确立,人们所佩的囊,并非全用皮制,也有用丝织物做成的,但仍然沿用囊的名称。
唐代放官印、鱼符(龟符)的佩袋与装细物的佩囊分开使用,据《朝野佥载》记载:“上元年中,令九品以上佩刀砺等袋,彩为鱼形,结帛作之,取鱼之象,强之兆也
匿名回答于2023-09-12 00:01:39
第一是放金银锞子及钱币的。金银浇铸成整块的作为货币流通,大的五十两或者十两的叫元宝,有特定式样。
第二是放香料,类似于香囊。小说第四十三回,宝玉去水月庵祭金钏儿,他叫焙茗买檀、芸、降等好香。焙茗回说买不到,宝玉为难,焙茗提醒他说:“要看做什么使,我见二爷时常的小荷包儿有散香,何不找找?”
第三是装槟榔、豆蔻、珠仁等咀嚼食品。第六十四回写贾琏和尤二姐调情:“因见二姐儿手里拿着一条栓着荷包的绢子摆弄
第四是装烟子叶。这在《红楼梦》中没有描写过,但是在当时社会上非常普遍。
第五是传情达意。清代荷包常常又作为表现爱悦时青年男女传递私情的表赠之物。刺绣精美,所刺花纹经常见到的有“并蒂莲”、“鸳鸯鸟”、“双蝴蝶”、“如意”等
匿名回答于2023-08-30 15:45:53
这是按宋朝人的称法。
《宋史·舆服志》谓金主法物有玉带及皮茄袋。
《歧路灯》第二十四回:“绍闻从顺袋掏出一封书子,递于夏逢若。
匿名回答于2023-08-30 15:45:55
匿名回答于2023-08-30 15:4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