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妊娠过程中妇女身体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生产时又经历劳累的分娩过程,此时妇女正处在体力耗损、身体虚弱的非常时期,免疫力低下,所以必须要有一段时间安心静养,让身体恢复到孕前状态,此即坐月子的由来
在中国历史上,有关月子习俗的最早记载是《礼记内则》,它反映的是先秦时期家庭仪礼制度,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书中称坐月子为“月内”,是先秦时期对妇女社会地位尊重的一种体现月子一般都是由女人来做,但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不同发展阶段,也存在一些例外,比如在中国西南地区的仡佬族、壮族和傣族等少数民族的先民中,为了取代母亲在家族中的地位和威望,男子会想方设法将生育子女的功劳记在自己的名下,于是坐月子便由男子来完成,此即谓之产翁制《太平广记》引尉迟枢的《南楚新闻》记载:“南方有獠妇,生子便起其夫卧床褥,饮食皆如乳妇”《南楚新闻》中也记载:“越俗,其妻或诞子,经三日,便澡身于溪河返,其糜以饷婿婿拥衾抱雏坐于寝榻,称为产翁”由此看来,古代的獠族、越族妇女生完孩子后就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而丈夫则装出刚生完孩子的样子,卧床休养,承担起坐月子的功劳和责任,接受亲邻的慰问与祝贺直到清末,贵州威宁一带的仡佬族仍保留有产翁制习俗此外,产翁制习俗并非独存于中国,在世界其它地区的不同民族中也非常盛行,北美的肖肖尼人、基那阿人中也有类似习俗,并且同样存在着各种禁忌
匿名回答于2023-09-13 04: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