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心一 净业寺观水记⑴
【原文】
长安以水为奇遇,每坐对砚池盂水与天光相映,便欲飞身溟海,一泝洪流②。而净业寺在都城之北,面临清波汪洋数十顷,两涯之间,几不辨牛马,而一望镜彻,直令人心一空;招提金碧③,与林木森疏时时吞吐水练上,即此便是方丈④、蓬丘。
予厌苦尘汙⑤。一日,舍舆循涯而步,见有败荷如盖,余香乘风,来扑人鼻。忽木鱼响歇,隔林笙歌,隐隐出红楼中,觉耳根如洗;转视昔时从马驴间听传呼声,顿隔人天。已而穿萝寻径,复有小筑⑥,自为洞天;四顾竹树,交加成帷,更为奇绝。予乘小酣,暂憩草●。尔时欲有题记,觉我宁作我,不可更著名言。顷则西山落日斜挂树杪,如轮如烛,返照水面矣。
归来抱膝对砚池盂水,余兴欲勃,便欣然神往,遂漫为追次其事。倘他日乞得冷曹⑦,借吏隐闲身,再觅句以志胜事,当不负此佳境也。
【注释】
王心一(?—1644)字纯甫,号玄珠,吴县(今江苏苏州市)人。万历进士,官至刑部侍郎。天启年间,厕身东林,因“发妇寺之奸,撄大憝之怒”,被权阉魏忠贤贬斥。曾自谓“性有邱山之癖”(《归田园居记》),弃官归田后,即构家园“归田园”,园中有堂五楹,题曰“兰雪堂”,足见其高雅情致。
① 净业寺:北京城北边的一个寺庙。
② 泝(sù宿):逆水而游。
③ 招提:指各类寺庙。
④ 方丈、蓬丘:传说是海中的神山,秦始皇曾派人去求取长生不老药。
⑤ 汙:脏垢。
⑥ 小筑:指园门、亭榭之类建筑小品。
⑦ 冷曹:清雅闲散的官职。
王心一生长于江南水乡,而做官却在北方京城中。惯看了江南山水的明媚清丽,一旦置身于黄沙漫漫的风尘中,难免会有所不适应。然自然环境倒在其次,政治环境的凶险黑暗,跌宕沉浮,无时无刻不在的精神压力,窒息得让人透不过气来。因而,红尘之外寻一隅清净所,一方伊甸园,一处干净地,便是作者心中的梦寐以求,带着这般渴望,王心一期待着生命的奇遇和心灵的荡涤。
放逐时光,置身自然,许是能从中收获和感悟吧。这篇《净业寺观水记》是为解惑之文。
文中描绘净业寺的景观,让作者暂时抛却了俗事红尘,忘却了烦恼忧愁。“败荷”“木鱼”“笙歌”这类生活落差较大的物象和意境,因“隐隐出红楼”而致“耳根如洗”,“顿隔人天”的幡然感慨,更是增强了体悟感和代入感。作者将“穿”“行”“顾”“酣”“憩”等动词连贯串起来,制造了一种悠闲忘忧的生命情境,特别让人安静和心宁。这也是作者心中所愿所想的意境。
作者写这篇小品的真意,不是有聿观赏净业寺前一碧清波,而是其作为东林党人,十分痛恨宦官的专权而不能有所作为,颓然之下只能短暂逃离红尘,徜徉山水间,从眼前的水边幽寺到神往的海上蓬莱中,找寻到超尘拔俗的人生境界,感悟生命之真谛,得到精神上的超脱和愉悦。
匿名回答于2023-09-14 22:4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