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孙权为什么一定要杀吕蒙?

首先肯定吕蒙不是孙权所杀。

吕蒙之死,在《三国演义》里,吕蒙尽收荆州之地,孙权犒赏三军及吕蒙。孙权亲自酒酌给吕蒙,吕蒙接过酒来没喝,忽然将酒杯抛在地上,一把拉住孙权,厉声大骂曰“碧眼小儿,紫髯鼠辈!还识我否?”

吕蒙被关羽魂魄附体,大骂孙权:”我乃汉寿亭侯关云长也”。孙权大惊,连忙带大小将士拜倒于地。再看吕蒙,已经七窍流血倒地身亡了。

吕蒙在小说里的死法,是作者顺应人们普遍心理,大家认为关羽死的有些亏,编造出一个因果报应的结束。

历史上的吕蒙,在白衣渡江,取得荆州大片土地疆域后。因功劳巨大,被孙权封为孱陵侯,南郡太守。可是,不久就病倒了。孙权命人将吕蒙接到自己住的寝殿之中,亲自照看吕蒙病情,并在疆域内以重金寻找名医,为吕蒙治病。可惜的是,建安二十四年,吕蒙还是病死了。时年四十二岁。

吕蒙之死,有人说是积劳成疾病死。也有说是得了瘟疫,难以治疗。瘟疫传染之说比较可信,曹操大军赤壁大败,主要原因就是瘟疫。与吕蒙同年病死的还有东吴名将蒋钦,孙皎。

匿名回答于2023-09-16 07:18:56


按照正史是病死,三国志吴书吕蒙传:会蒙疾发,权时在公安,迎置内殿。所以治护者万方,募封内有能愈蒙疾者,赐 千金。时有针加,权为之惨戚,欲数见其颜色,又恐劳动,常穿壁瞻之,见小能下食则 喜,顾左右言笑,不然则咄唶,夜不能寐。病中瘳,为下赦令,群臣毕贺。后更增笃, 权自临视,命道士于星辰下为之请命。年四十二,遂卒于内殿。时权哀痛甚,为之降损。

三国时代是有瘟疫的,吕蒙可能也受感染。

不过凡事都有正反两面,按照阴谋论的观点,吕蒙乃行伍出身,跟王粲这种书生不同,身体强健。之前也未记载吕蒙有何疾病或何处受伤。因此吕蒙子明之死,实为孙权忌惮。吕蒙病重,孙权是找道士来续命,更像是一种作秀。

孙十万常年受制于大都督,先有周瑜鲁肃,后有吕蒙陆逊,身为江东之主,却要依赖于大都督。自己虽想争口气,老子也能带兵打仗,却只是一味去送经验,着实丢人。至于吕蒙的接替者陆逊的结局,唯有叹息。

匿名回答于2023-08-18 05:07:09


你说的应该是在《三国演义》当中的情形。

演义中吕蒙最信服,最听话的人是周瑜,所以在平常的言谈举止中,动不动就大都督(周瑜)这,大都督那的。

给人感觉有点不将孙权放在眼里,当然可能他不是故意的。

演义中的吕蒙总给人一副头脑没有四肢发达的感觉,所以他给孙权的感觉就好像是如果周瑜要让他杀孙权,他都会奉命的感觉。

有那么几回老是不给孙权面子,比如刘备来相亲那次,他只听周瑜的,埋伏刀斧手杀刘备,孙权一无所知,孙权呵斥他,他却始至终不看孙权一眼,心中想的只是大都督(周瑜)的军令。

而周瑜和孙权也有隔阂,总的来说这两人都有点刚愎自用。

后来周瑜、鲁肃相继升天,吕蒙就当了大都督。

他就依然我行我素了,孙权曾有令,在攻打荆州胜利后,不要杀关羽。

可是吕蒙甩都不甩孙权,一直追杀关羽。就有了后来的败走麦城,吕蒙擒住关羽、关平、周仓等,他不听军令杀了上述人等。

当人臣当到这种地步,做主子的会怎么想?

管不住你,不尊重我,哪天还不上房揭瓦。

故而杀之!

哎呀,打字好累,请采纳!

匿名回答于2023-08-18 05:10:09


历史的真相我们暂时没有办法知道。

至少从《三国志》以及《三国演义》上的记录来看,吕蒙不是被孙权杀死的。



在《三国志》中,吕蒙是因为生病而死。在吕蒙生病期间,孙权特别重视,重金聘请名医为吕蒙看病。如果吕蒙病情稍有起色,孙权就会很高兴,如果吕蒙病情没有起色,孙权就寝食难安。所以,从《三国志》的记载来看,孙权是舍不得吕蒙死的。

而《三国演义》中的记录就带有一定的演绎色彩了:

于是亲酌酒赐吕蒙。吕蒙接酒欲饮,忽然掷杯于地,一手揪住孙权,厉声大骂曰:“碧眼小儿!紫髯鼠辈!还识我否?”众将大惊,急救时,蒙推倒孙权,大步前进,坐于孙权位上,两眉倒竖,双眼圆睁,大喝曰:“我自破黄巾以来,纵横天下三十余年,今被汝一旦以奸计图我,我生不能啖汝之肉,死当追吕贼之魂!我乃汉寿亭侯关云长也。”权大惊,慌忙率大小将士,皆下拜。只见吕蒙倒于地上,七窍流血而死。众将见之,无不恐惧。权将吕蒙尸首,具棺安葬,赠南郡太守、孱陵侯;命其子吕霸袭爵。孙权自此感关公之事,惊讶不已。

如果吕蒙真的是被孙权杀死的,那最有可能的原因就是功高震主。

孙权从孙策手中接过江东基业时尚且年幼,靠着一帮孙策的遗臣坐稳了江东的基业,孙权对此一直不放心,怕这些老资历坐大威胁自己的统治,所以孙权一直在培养自己的势力。

而吕蒙也算是孙权一手提拔上来的,《孙权劝学》就是讲的孙权叫吕蒙读书,吕蒙从吴下阿蒙变成一个精通谋略和兵法的将领的故事。但是吕蒙在晋升的路上屡立大功,深得将士爱戴,成为大都督之后,更是白衣渡江,擒关羽,收回了荆州,声望至此达到了顶峰。

《三国志》记录了这么一件事:甘宁残忍好杀,经常不听吕蒙的命令,甚至有时候孙权的话也不听,孙权很恼火,想要收拾甘宁。这时候吕蒙提甘宁求情,说甘宁是个人才,希望孙权容忍甘宁的不敬。孙权听了吕蒙的话,重用了甘宁。

甘宁的勇武,在吴国是数一数二的,经过这事以后,肯定对吕蒙死心塌地。同时,吕蒙还于凌统程普等孙家宿将关系匪浅,后来的陆逊也是吕蒙提拔上来的。这些,都有可能让孙权顾忌。

至于另外一种说法,是因为孙权杀吕蒙是为了平息刘备的怒气,就像杀范疆张达一样。我也就不置可否了,毕竟历史真相是什么样的,我们也只能靠猜测了。

希望有一天,我们能剥开这历史的迷雾,发现其中的真相吧。

匿名回答于2023-08-18 05:12:51


孙权为什么要杀掉吕蒙?吕蒙的死很蹊跷,当年荆州之战,吕蒙杀害了威震天下的关羽,吕蒙的死和关羽的死其实有着微妙的联系。吕蒙作为东吴的大都督,历史上是吴国的名将,手里有权,兵权也有,决心杀掉关羽更是让吕蒙名声再起。正常情况下,孙权对吕蒙有了很多的戒备,吕蒙的死跟孙权有关!

《三国志·吴书·吕蒙传》记载了这么一句:年四十二,逐卒于内殿,时权哀痛甚,为之降损。吕蒙死时才四十二岁,可谓英年早逝,早早的病死,背后有孙权的坏心思,没有找到什么借口光明正大的处死吕蒙,就只好找一些鬼魅手段对付吕蒙,目的为了什么?夺回吕蒙的兵权。对于孙权来说,疑心病很重,可以威胁到自己地位的人都没有很好的下场,夷陵之战立了头功的陆逊同样也是在孙权的责骂中气愤而死。还有的就是把关羽的死全盘推到吕蒙身上,一个死了的人已经没有什么可以追究的了。

对于曹操来说,关羽是刘备的左臂右膀,深思熟虑的曹操不会轻易把关羽杀死,免得刘备一心与之为敌,让东吴坐收渔翁之利。三国的纠缠爱恨难分,既然要关羽死,曹操最好的是借东吴的刀来杀了关羽,事实也是,孙权和吕蒙是真下了决心对关羽下手,环环相扣,智谋三国。

对于孙权为什么要杀掉吕蒙,最大的原因是把后患一个一个除掉,作为主公权谋心思太多,这也是后来各个朝代都存在的事情,你争我夺。

匿名回答于2023-08-18 05:29:44


孙权杀吕蒙的原因是,孙权是君,吕蒙是臣。孙权被大都督给管的太死了,军权不在手,永远没有话语权,吕蒙功高震主,不听指挥。

  

  并且也确实有过这样的例子,就有一次刘备去相亲那次,周瑜让吕蒙埋伏着刘备,而孙权一概不知,他只听大都督的,孙权呵斥他都不管用,真的是没办法,在军队中,最重要的就是服从命令,听从领导指挥,这个很明显的不听自己的安排,还想搞什么小团体,这种人还留着干嘛呢。

这种的事情还很多,违背主子的命令,就比如说,吕蒙杀死关羽,后来周瑜,鲁肃死后,吕蒙当上可大都督,他们去攻打荆州,当时孙权曾有令,一定要生擒关羽,不要杀害他,要让他归降,可是这次吕蒙还是违背了他的命令,对他的命令一概不管,断然杀害了关羽。到了这种人命关天的地步,他还是选择了独断专行,不听指挥,孙权怎么敢留他,于是就把他给杀了。

综上看来,吕蒙的死是完全属于客观原因吗,肯定是不是的,让我看来,这又应了我们那句话,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其实孙权给了他一次又一次的机会,当时在死之前,他已经犯了好多类似的错误,孙权 都原谅了他,但是再一再二不能再三。

匿名回答于2023-08-18 05:38:31


因为孙权给吕蒙下了命令不要杀关羽,但是吕蒙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这让孙权觉得吕蒙杀关羽,没把他的命令放在眼力,东吴到底谁是主人?没有老板能容忍不听话的员工的道理,更让吴国和蜀国结下了不解之愁。所以孙权杀了吕蒙。

但是历史上不是这样的,关羽被抓后,孙权劝降,但是关羽自恃高傲的性格怎么可能降?孙权没办法,只有杀了关羽,既然已经撕破脸了,放关羽回去是养虎为患。吕蒙当然不是孙权杀的,吕蒙为东吴立下了这么大的功劳,孙权对吕蒙格外器重的。他是病死的,东吴前三任都督都太命短了。天嫉英才啊

匿名回答于2023-08-18 05:54:15


吕蒙不是孙权杀掉的,而是在荆州之战后不就便病死了。口说无凭,我们就直接上段史料:

《三国志·吴书·吕蒙传》载:“病中瘳,为下赦令,群臣毕贺。后更增笃, 权自临视,命道士于星辰下为之请命。年四十二,遂卒于内殿。时权哀痛甚,为之降损。 ”当时吕蒙是颇受孙权重视的,吕蒙患病后,孙权很是忧心,先是悬赏千金为其求医,然后大赦天下,并请道士为其祈福,但最终没能救得了吕蒙的命,吕蒙死时才四十二岁,可谓英年早逝。

匿名回答于2023-08-18 06:09:14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