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褂,对襟、平袖端、身长至腰,前襟缀扣襻五枚。马褂原为清代的“行装”之褂(男性正装“袍褂”的外褂则较长,长及膝盖或更偏下,与短款的马褂不同),后逐渐成为日常穿用的便服,清初马褂是没有立领的到了清朝末经过汉人改良加了立领至民国时期又升格为礼服,统用黑色面料,织暗花纹,不作彩色织绣图案。
匿名回答于2023-09-17 03:0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