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德载物”是华夏民族精神的另一半重要内涵的表达。该词取自 《易传》的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一语。 “地势”即是与 “天道”对应的 “地道”。老子说 “人法地”,就是讲人要效法大地之道。大地之道是什么?是由六个阴爻构建的 《坤》卦所象之意。卦辞说: “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坤的属性是母马那样的柔顺,顺从谁?顺从刚健的天道。然后是“先迷,后得”的例说。总之,无论前一例说还是后一例说,都指向 “后”。甘居后,便是 《坤》的特有属性;地道的 “厚德”,就是甘居天道后面的柔顺品性。所以,坤道之 “厚”,也就是君子居后之 “后”。在 《坤》卦语境中, “厚德”就是 “后德”。
《坤》卦卦辞,只是对坤道的“后德”作了一个总体的概述。 《周易》作者关于“后”德的分析,主要在爻辞中展开。例如,六三爻辞说:“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不显耀自己的才华,固守柔顺的德性;倘若有机会辅助君王成就事业,功劳也应归于君王,这样的人必然能善终。地位越高,越要小心谨慎:“六四:括囊,无咎无誉。 ”六五爻已属天爻,爻辞说: “黄裳,元吉。”德高望重的君子如同“黄裳”遮隐于上衣下面那样,仍应心甘情愿地追随在君王左右。 《坤》卦六爻,均为谦后之言;谦后则吉,争先则凶,是《坤》卦的核心思想。
后德即是厚德的思想观念,由此形成。以“牝马之贞”自诩的妇女们,也便因此傲人,以获得“后”名为荣,做了皇帝的妻子,便是“皇后”;做了皇帝的娘,便是“皇太后”。总之, “后”是坤德的代名词,融入到了民族血脉中。
匿名回答于2023-09-17 17:45:44
他们以自己的道德准则为标准行事,始终保持谦虚、勤奋、诚实和正直的态度。
在与他人交往中,他们能够关注他人的需求和利益,帮助他人解决问题,同时也能够在工作和生活中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为团队和社会做出贡献。
匿名回答于2023-09-17 05: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