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回答于2023-10-02 04:55:29
端duān
是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战国文字,形声字兼会意字,从立,耑声,耑兼表意。本义一般认为是开始、开端,引申指人的品行端正,引申指以手平正托物,用作动词。又指审视、细看,如端详、端量。后来端也表示事物的顶端的意思,并进一步引申为事情的开头。端又引申为项目、种类。
匿名回答于2023-09-21 10:01:18
组词是端正。
造句
只有摆正自己的姿态,不用强制命令别人,也会学习自己的思想行为不端正,虽然命令了别人,也是不愿意服从的。
匿名回答于2023-09-28 03:36:03
“端”,最初见于楚系简帛时代。立表意,篆书形体像人直立;瑞表声,需指植物初生嫩芽破土直出,端取其直意。本义是直、正。后逐见于说文小篆,最终演变为楷书简体化的“端”字。
匿名回答于2023-09-28 04:2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