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客观规律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之间的关系是辩证关系。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

客观规律性是指物质运动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规律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具有客观性、强制性、内在性和条件性。主观能动性即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指人类意识所特有的能动地认识世界、并通过指导实践能动地改造世界的能力。

尊重客观规律是充分、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规律是客观的,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的存在和是否发挥作用都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规律客观性是第一性的,主观能动性是第二性的。规律客观性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

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认识规律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同样,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也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扩展知识:

根据马克思的实践主义存在论,客观存在是实践的内在要素,相应地,客观规律是实践的内在联系。我们确实可以在认识过程中尽量去排除不同认识主体的意识主观性的干扰,努力争取“主观符合客观”,把握客观规律;我们却无法将人的存在、为满足其需要的活动从客体对象中排除,任何客体对象都只能是在人的自为存在背景上面呈现出来的。

因此,当我们谈到任何一个客观对象时,它的所谓“客观性”,只是相对于我们“当下的”意识而言,即它是独立于“这一次”的意识、先于“这一次”的认识而存在的;它仍然是在实践域内。而意识同样是实践的内在要素,因而客观对象仍在此前的意识域内,即最终不可能独立于意识、外在于意识。

面对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之间的辩证关系,我们可以这样做:

1、要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2、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必须遵循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3、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4、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有机结合起来。

匿名回答于2023-10-04 10:32:23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