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每一科录取的人数是不固定的。像明朝初期的科举,录取的人相对较少,一般在一百到两百五十之间,到了中后期,录取的人增多,一般在三百到五百之间。
匿名回答于2023-10-13 17:59:00
在明代,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选拔制度,被用来选拔官员。每次科举考试分为三个阶段:乡试、会试和殿试。其中,殿试是最终的考试,由皇帝亲自主持,考察考生的文化素养和才能。
明代的殿试人数会因每次考试而有所不同。根据历史记载,万历年间(1573年-1620年),殿试的考生人数通常在几百人左右,可能在300人到500人之间波动。这个数字相对较少,说明殿试是科举考试中经过多轮选拔之后的最终阶段,仅有少数优秀的考生有机会进入这个阶段进行考试。
匿名回答于2023-10-12 14:3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