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近破坏时,短柱四周出现明显的纵向裂缝,箍筋间的纵向钢筋压屈外鼓,呈灯笼状,以混凝土压碎而告破坏。
对于轴心受压长柱,破坏时受压一侧产生纵向裂缝,箍筋之间的纵向钢筋向外凸出,构件高度中部混 凝土被压碎。
另一侧混凝土则被拉裂,在构件高度中部产生一水平裂缝。
原因是由于各种因素造成的初始偏心的影响,使构件产生侧向挠度,因而在构件的各个截面上将产生 附加弯矩,此弯矩对短柱影响不大,而对细长柱,附加弯矩产生的侧向挠度,将加大原来的初始偏心矩, 随着荷载的增加,侧向挠度和附加弯矩将不断增大,这样相互影响的结果,使长柱在轴力和弯矩共同作用 下发生破坏。
匿名回答于2019-09-30 11:47:25
当荷载较小时,变形的增加与外力的增长成正比;当荷载较大时,变形增加的速度快于外力增加的速度,纵筋配筋量越少,这种现象就越明显。
随着压力的继续增加,柱中开始出现细微裂缝,当达到极限荷载时,细微裂缝发展成明显的纵向裂缝,随着压应变的增长,这些裂缝将相互贯通,箍筋间的纵筋发生压屈,混凝土被压碎而整个柱子破坏。
二、不同:
对于短柱,在临近破坏荷载时,柱四周出现明显的纵向裂缝,箍筋间的纵筋被压屈,向外凸出。混凝土被压碎,柱子即破坏。
对于长柱,初始偏心距不可避免,随着荷载增大,柱子在轴力和弯矩的共同作用下发生破坏。破坏时,首先在凹侧出现纵向裂缝,随后混凝土被压碎,纵筋被压屈向外凸出;凸侧混凝土出现垂直于纵轴方向的横向裂缝。柱子侧向挠度急剧增大,柱子破坏。
应用:
轴心受力构件广泛地应用于承重钢结构,如屋架、托架、塔架、网架和网壳等各种类型的平面或空间格构式体系以及支撑系统中。支承屋盖、楼盖或工作平台的竖向受压构件通常称为柱,包括轴心受压柱。
短柱破坏配有纵筋和箍筋的短柱,在轴心荷载作用下,整个截面的应变基本上是均匀分布的。当荷载较小时,混凝土和钢筋都处于弹性阶段。随着荷载的继续增加,混凝土侧向变形增大,截面边缘纤维应力首先达到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柱中开始出现微细裂缝。
匿名回答于2021-10-21 10:5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