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太和殿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用来举行各种典礼的场所,实际上使用的频率并不高。明清两朝的皇帝在太和殿举行登基即位,大婚,册立皇后,点将出征,万寿节(皇帝的生日),元旦,冬至等,皇帝在此接受大臣们的朝贺,及赐宴。清朝初年,举行过殿试,乾隆时期改在了保和殿。
2.中和殿
中和殿位于太和殿和保和殿之间,明清两朝中和殿的作用相同,都是皇帝到天河店参加大典前在此休息和做准备的地方。在中和殿皇帝现接受官员的朝拜和请奏,再到太和殿参加庆典。每年春季的先农坛祭典开始前,皇帝都要到中和殿读祭文,查看耕种的农具。
在天坛,地坛,社稷坛,太庙的活动时,皇帝也要在这里读祭文。皇家的家谱修好后也要在这里举行仪式,给皇太后上徽号,皇帝要在这里阅读奏折。这样看来中和殿其实对于皇帝来说还是很重要的一座宫殿,虽然它的规模不如太和殿雄伟壮观,但作用不比太和殿小。
3.保和殿
保和殿位于太和殿之后,该殿的作用明清两朝有所不同。明朝时,在大典前,皇帝要在此更衣,册立皇后,太子前,要在此接受朝贺,清朝时,在除夕,元宵节时,皇帝在此赐宴外藩,王公大臣们,赐宴皇亲国戚也在此举行。
每年年末,宗人府,吏部还要在此写宗室满,汉,蒙三族以及各省汉职外藩世职的黄册。顺治和康熙两位皇帝还将此地作为了寝宫,顺治大婚时也在此地举行。从乾隆晚年开始殿试由太和殿搬到了保和殿。
匿名回答于2023-10-29 01:43:16
匿名回答于2023-10-13 09:3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