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安史之乱时南方为什么没有出兵?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朝时期发生的一场重大政治动乱,起因于755年,该事件主要由安禄山和史思明等叛军在北方地区举兵造反,并迅速占领了长安等城市,导致唐朝玄宗被迫逃到蜀地。对于为何南方地区没有出兵支援北方,历史学家们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南方地区在唐朝时期处于相对比较独立、自给自足的状态,与北方经济、文化联系较少,因此对北方动荡的政治局势关注度不高。另外,南方的交通状况和地形地貌也使得南方的士兵不能轻易地向北进发。再加上唐朝中央政府失去了北方的控制权,无法有效调动反叛军队或者进行外交斡旋,这也加大了南方出兵支援北方的难度和不确定性。

另外也有一种观点认为,南方地区在唐朝时期虽然没有直接出兵支援北方,但是南方当时仍有参与镇压叛乱的行动。例如,南方的吴越国曾主动向唐朝提供粮食和军费,支持唐朝对叛乱的镇压,另外一些南方地区的将领也曾积极参与到对抗叛军的战斗中。

总的来说,安史之乱期间南方地区没有出兵支援北方的原因复杂,包括经济、文化、交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但同时南方地区在该事件中仍发挥着重要的支援和帮助作用。

匿名回答于2023-11-06 14:22:25


安史之乱是唐朝末年发生的一次大规模的叛乱,主要由安禄山和史思明领导,持续了8年之久。南方为什么没有出兵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 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习惯存在较大的差异,南方没有北方强硬的中央集权制度,而是更加重视地方特色及自治,不太愿意向北方屈服。


2.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先后四次派遣部队南下,但是都未能挽回南方地区人民的支持和信任。一方面,南方居民对北方朝廷不满,对突然南下的唐军颇为警惕;另一方面,南方地区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较为复杂,不利于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3. 南方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较好,社会稳定,人民生活水平较高,不像北方地区那样动荡不安,因此南方人民不以战争为生计,也不需要向其他地区输出大量的劳动力和物资。


综上所述,安史之乱时南方没有出兵,主要是因为南方地区没有与北方地区一样的制度和政治文化,又因为情势复杂、资源短缺等原因,故不愿或不能参与北方的战争。

匿名回答于2023-11-02 23:33:04


唐末时期的安史之乱时南方没有出兵的原因是因为四川是剑南节度使的地盘,杨国忠生前兼任这一职务,虽然杨国忠在马嵬驿被杀,但他在四川的流毒还在

想想看,他生前的老部下不会因为老长官上了西天就轻易心向朝廷,说不定还心怀怨恨,当兵的都是这种心理,可想而知百姓会踊跃从军报效国家

匿名回答于2023-11-02 23:33:06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