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安史之乱是怎么形成的?

安史之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各种社会矛盾的集中反映,主要包括统治阶级和人民的矛盾,统治者内部的矛盾以及中央和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等等。


一、经济矛盾


唐玄宗开元时期,社会经济虽然达到空前繁荣,出现了盛世的局面,但同时由于封建经济的发展,也加速了土地兼并, 以至百姓多迁徙流亡。 均田制破坏,均田农民失去土地成为流民。加之,唐朝最高统治集团日益腐化。


二、阶级矛盾


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激化,是安史之乱的直接原因。唐玄宗后期,"口有蜜、腹有剑"的奸相李林甫,把持朝政达十九年之久。他在职期间排斥异己,培植党羽,把持朝政。 继他上台的杨贵妃之兄杨国忠,更是一个"不顾天下成败",只顾循私误国之人,他公行贿赂,妒贤忌能,骄纵跋扈,不可一世。


三、民族问题


民族之间的矛盾,也是使安史之乱爆发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四、内部矛盾


中央和地方军阀势力之间的矛盾,则是促成安史之乱最为重要的因素。

匿名回答于2023-11-06 14:29:48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朝时期发生的一次重大叛乱,其形成主要源于政治、经济、社会和民族等多种因素的长期积累和交织。


一方面,唐朝统治者的权力腐败、官僚贪污、政治腐败等问题严重,导致贫富差距扩大、社会矛盾加剧,引起了广泛的不满和反抗。另一方面,唐朝的边疆防御体系开始出现疏漏,与外族的矛盾不断加深,使得边地的军事力量和民族团结逐渐削弱。


在这种情况下,安禄山和史思明两位割据河北和山西的藩镇割据势力崛起,逐渐形成了对唐朝中央政府的威胁。他们通过贿赂、收买官员和军队,积累了足够的军事力量,最终在755年发动了叛乱,推翻了唐朝政权。


安史之乱持续了8年之久,造成了数百万人的死亡和数千万人的流离失所。虽然唐朝最终成功地收复了失地,但这场叛乱极大地削弱了唐朝的国力和威望,标志着唐朝由盛转衰的开始。

匿名回答于2023-11-02 21:35:08


公元755年年底,唐朝的三镇节度使安禄山趁朝廷内部空虚腐败,联合契丹、突厥、菜特等少数民族兴兵15万,以讨伐宰相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公开起兵发动叛乱。

匿名回答于2023-11-02 21:35:10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