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2014年,文华殿和武英殿才对外逐渐开放。2015年有陆续开放了大部分故宫西侧的宫殿,包括午门、东华门、慈宁宫、慈宁花园、寿康宫、宝蕴楼等,即使是开放了更多场馆,故宫的开放区域依旧只有65%。
故宫作为历代皇家居所,隐藏着大量文化和宫廷的秘密,而这些历史秘密,可能有很多都无法再被还原了。
而今天要说的就是故宫里的一个看似普通的宫殿:昭仁殿的故事。
昭仁殿发生了什么
昭仁殿是始建于明朝的一处宫殿,到了清朝变成了皇帝读书的地方。昭仁殿到现在为止未被开放的原因,一方面因为专家对外说一直在修复当中,另一方面是因为:这里发生过一桩父亲弑杀亲生女的故事。
历史上的昭仁公主就是在这里,被崇祯皇帝亲手杀死。
崇祯17年3月19日,太监曹化淳生前叛变,把叛军放进了紫禁城。当时的皇帝崇祯皇帝,知道自己大势已去,眼看叛军的枪炮肆虐,就提前在宫里安排了后事。
崇祯皇帝我们不陌生,作为明朝的最后一个皇帝,崇祯帝在位期间可以说是朝廷党争不休。朝廷不合,这可能是皇帝管理无方,但老天爷还跟他过不去,这时间内民间的自然灾害也不断,又是旱灾又是瘟疫,导致那时候是内忧外患,这也是明末宋朝发生的农民起义事件的背景。不得不说崇祯帝真的算是比较倒霉的皇帝。
崇祯帝有三个儿子,当明朝的灭亡到来的时候,崇祯帝嘱托三个儿子:好好活着,倘若有能能力恢复大明江山,就为父母报仇;倘若没有能力,那就活下去保住朱家的血脉。
然后崇祯帝便把三个儿子秘密送出宫,跑路了。
当初崇祯帝的皇后是周皇后,在安排完自己的儿子后崇祯又来到了后宫,让周皇后自缢殉国了。因为国家有难,皇后自然不能置身事外,而且这里我们要介绍一下崇祯帝的作风。
崇祯帝算得上是好皇帝,他志向还算远大,而且有责任心。凡事事必亲躬,但是他虽然处处为国家着想,缺少了治国和用人的策略。明史曾经记载他:
“且性多疑而任察,好刚而尚气。任察则苛刻寡恩,尚气则急遽失措。”
可见这个人的性格非常复杂,他苛刻、猜忌又多疑,动不动就砍头问罪,导致人心散乱。
所以逼皇后自缢这事,他肯定是干得出来。崇祯是一个自负的皇帝,在周皇后自杀殉国前,对崇祯说的最后一句话就是:“陛下如果听信过臣妾一句话,也不会落得如此下场。陛下让臣妾死,臣妾不得不死。”
让臣妾死,臣妾不得不死。”
但此时的崇祯,了却了皇后和三个儿子的牵挂,还不算完。因为我们知道崇祯还有两个女儿,昭仁公主和长平公主。
于是也决定在昭仁殿,给两个女儿做一个了断。崇祯手持长剑来到了昭仁殿,一剑就斩杀了昭仁公主,那时候的昭仁公主年仅6岁。此时的长平公主正是芳年16岁,于是说出了那句流传到现在的话:
“汝奈何生在帝王家!”
意思就是:我亲爱的女儿,你要是生在普通人家该多好,你生在帝王家,身上的压力和担子本来不应你来承受的呀!但事已至此,你不能离开!
于是痛下杀心,挡住自己的眼睛长剑一挥就朝长平公主砍去。但是我们后来知道,长平公主并没有死啊,这是为什么。
原因是此时16岁的长平公主其实已经有了大人的意识和应激,她在崇祯皇帝挥剑的时候,下意识伸手挡住了长剑,最终失血过多昏厥了过去。此时的崇祯因为太过伤心没有上前查看,以为长平公主也死了。
其实崇祯杀女,一方面是给国家一个交代,另一方面,也是害怕叛军入关后,自己的女儿遭到叛军的侮辱,想让两个女儿脱离苦海。
事实是大军入关后救活了长平公主,并且清军入关后还允许长平公主和之前的驸马完婚。也正是因为长平公主活了下来,才有了后来的【独臂神尼】的传说。
其实历史上真实的长平公主,就是独臂。缺失的手臂,就是因为挥手挡住那一剑的原因。但长平公主虽然被救活又嫁人,可是因为身体残疾的原因,也在一年后抑郁而终。
昭仁殿见证的不仅是历史,还有眼泪
故宫的每一处,都见证了历史,也见证了眼泪。在故宫这片地方,有千百年的帝国文明,见证过朝代更迭,起起落落。见证过勾心斗角,见证过举国欢庆,见证过儿女情长,也见证过昼夜伏案。
2025年是故宫开放100周年,修复故宫的团队说,预计故宫开放100周年的时候,故宫可以做到80%以上区域开放。但悲伤的是,即使修复工作再好,我们也不可能见到完整的故宫。
因为在改朝换代的历史大变革中,战胜的一方总是要把战败王朝的都城和皇宫付之一炬。北京紫禁城作为大明皇宫历时224年后,在明、清换代的战争中又幸存下来,继而成为大清王朝的紫禁城,又传十帝,历时267年。
我们能想象到在这几百年内,故宫究竟承受了多少炮火。故宫虽然在明、清两代一直不断地营建、重建、改建、扩建,但它基本规模仍然是明永乐时期所确定的紫禁城。很多明朝的痕迹,其实我们已经无法在今日的故宫观赏到了。
唯一和明朝有关的,可能就是残留的建筑,一直矗立在紫禁城,对后人诉说着曾经的辉煌,曾经的大明王朝。
匿名回答于2021-11-13 04:07:50
历史上的昭仁公主就是在这里,被崇祯皇帝亲手杀死。
匿名回答于2021-11-16 20:35:23
匿名回答于2021-11-19 03:2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