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持久战》,解释了中日战争的由来,现状,变化及前景,极大的鼓舞了民众抗日必胜的决心,是中国抗日的大纲。
16字游击战诀,简单明要地告诉战士怎样和敌人打游击。
战争是流血的政治,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展现出一个政治家,革命家的眼界和胸怀。是站在高颠之上,提纲挈领,高屋建瓴的论断。
《矛盾论》,是战争的指导总结,是哲学的新篇章。
三年解放战争,大致根据毛主席的规划进行。四渡赤水 ,是首次将战役与战略相结合到模范范例。
三大战役,三大模式,大大加快了解放战争的进程。
抗美援朝,打出来了中国人的朝气蓬勃,打出来了中国人精神气,打出来了中国人的尊严。
建设了新中国的基础,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工业门类最齐全的国家。当下中美贸易争端,就可以看到,伟人目光的长远,布局的深谋远虑。
建设了中国的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公检法在党的领导下分工合作制度,民族统一制度,民主集中制度等等。
先天而天天弗违,后天而天奉其时。
匿名回答于2019-03-07 10:20:12
匿名回答于2019-03-07 22:05:33
天地不言,能为天地立言,身存了,梦实现了,达到和进入天人合一的境界了,上古时代是中国创世记时代,创世先哲英雄做到了。春秋诸子百家为万世开太平,叙"经书"广而告之,身存了,他们做刭了。毛泽东用"毛泽东思想"广而告之,身存了,他做到了。中国用"初心"用"中国梦"广而告之,实现了伟大复兴,中国身存了,中国就做到了。
匿名回答于2019-03-09 17:29:27
匿名回答于2019-03-09 21:37:13
匿名回答于2019-03-28 06:13:38
现在提到的“天人合一”就是专注,做任何事情能达到忘我的境界,对于任何事情都是小事,只要去做!
有句俗话“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也许也能够解释——“天人合一”。首要条件,要能生在其中,并理解其中的奥妙。
匿名回答于2019-03-07 06:45:44
其实,人生的目的、目标,就是死亡,说的好听点,叫天人合一。
还有其他的说法,比如化境,无敌,上善等等。
所有至高境界,均为死亡之意。
孙子兵法里追求的,不战而屈人之兵,也是顺应死亡的一种至高境界。
任何斗争,敌我矛盾,消灭了敌人,也就消灭了自己。
实现不战,只能以最大的诚意,团结敌人,虽然看似很吃亏。
优待俘虏,慎杀,取用于敌。
达到屈人之兵,依靠的是矛盾大势之发展,我向好发展,敌必向坏发展,我最终胜利,敌最终失败。
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立于不败之地。
无我无敌,最终统一。
实现至高目标,达到统一目的,或向善而终,或向恶而终。
中华文化,统一文化,导人向善,向善而终,最终完成统一大业。
统一的本质,还是死亡。
匿名回答于2019-03-07 06:34:35
天人合一的世界里,每个人都“去甚去奢去泰”,没有过多、过分的欲望,人人喜乐祥和。人间没有阴险狡诈、勾心斗角,没有人再去寻觅天堂乐土,因为每个人都已经身在天堂之中。
现实中人类的寻道之途,在很多方面都是南辕北辙,渐行渐远。作为一个个体的人,能不能做到天人合一呢?尽力而为地去做吧,做了才有答案!
匿名回答于2019-03-06 23:14:47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老的哲学,同时是永不过的一种境界。达到种境界,当事人就会成为不知何为天,何为我。我天天我不知为熟也。
古人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掘井而饮,耕田而食。不知皇帝与我有哉。是典型的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有时会产生一种意境,让人分不出哪是景哪是情。言有尽而意无穷。比如: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此天人合一之境,可能是文人创造的最早的天人合一之化境,令几千年后的读者,读起来还余味无穷。是一种妙不可言的有意境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之千古佳作。
中国的古典诗歌中,有相当一部分为创造出了天人合一之境的,所以流传千古而盛传不衰。比如:雨过天青云破处,夕阳紫翠忽成岚。把天人合一推向极致。此句是形容钧瓷艺人所作的钧瓷色彩或钧画的自然窑变出的一种境界,人工制作,又经天然之火的洗礼,凤凰涅槃出美妙的钧瓷作品。达到了天气变化的自然效果。天人合一,美轮美奂。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等等,皆为天人合一的妙境。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是天人合一的最妙境界。庄周梦蝶,不知人为蝴蝶或蝶为我也(认同请关注,诚谢)。
匿名回答于2019-03-29 20:40:15
天人合一的境界首先表现在我们自身的情感上,对于客观的、客体的东西不仅不陌生,而且有一种亲近之感。就是说,一看到它,说到它,或者代表它的、可以联想到的它的各种符号,心目中就会油然产生一种特别亲近的情感。它是你的情之所系。
其次,它活生生地存在于你的意识之中。它可能是一个无机物,是个死的东西。可它的形象,它的状态,它显露的或者潜在的,彰显或者未彰显的,现实的或者未来的,现象的或者本质的,静态的或者动态的全部信息都内在于你的心中。
最后,它和你从肉体到心灵融为一体,互合互动,协调一致,默契如一,共为一个意志所左右。一支笔、一把剑、一只球拍……任何工具性的它,都是你的延伸,是你的一部分,为你的意念所左右,与你同进退,共命运。任何对象性的它,都和你组成一种和谐的共同体,满足你认识和实践的意愿。如果那个客体和你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你们之间会有一种神奇的心灵感应。
匿名回答于2019-03-07 07: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