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中国民法典的历史功绩有哪些?

1949年新中国至今,我国先后启动了五次民法典编纂的立法工程,但前四次因为编纂的政治意愿不强烈,或因为民法学理论支撑不足等未能成功。71年后,新中国终于有了自己的民法典,其成功的根本原因是国家对“良法善治”的强力推动,其大背景是全面推动依法治国,提升国家的治理能力。因此,民法典编纂是治国安邦的基础法治工程。


《民法典》编纂的全部意义,最终可归结为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培育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现代公民,建构自由、平等、公正、和谐的美好社会,实现富强、民主、文明、法治的强大国家。传统范式民法典编纂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统一的民法典,促进民族国家和国内统一市场的建设,正或许是《民法典》与传统范式民法典最大的区别所在,也是《民法典》被寄予厚望的根本原因。

匿名回答于2021-03-10 22:32:59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