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骆驼祥子品析京味儿50字?

时不时来一句北京方言显得可爱又俏皮。“胶皮团”“小过节儿”“谱儿”“吹了”等。把北京人民的生活描写的淋漓尽致,非常的接地气。读起来非常“亲切”。

匿名回答于2024-05-28 18:02:09


书里有不少富有生活气息的北京方。老舍的创作喜欢用北京的口语、俗语、儿化音,充分依赖白话文。这些京韵京腔展现了北京风情,也使得全书语言呈现通俗、浅显易懂、明白晓畅的特点。示例:“论秧子”“抠搜”“腻烦”“闹慌”“哧溜”“耍骨头”等。

儿化音选段示例:跑出一里多地,后面夸了他句:“怎么着,要劲儿吗?还真不离!”他喘着答了句:“跟你们哥儿们走车,慢了还行?!”

匿名回答于2024-05-12 21:54:17


北京特色的语言在《骆驼祥子》里更是有淋漓尽致的展现。“车口儿上”就是停车处,好比现在火车站外边出租车拉客的地方;还有什么再凑个块儿八角,一百元便可打住,管饭食叫“嚼谷”;当然也不乏一些粗俗的言语,如“来吊棒”便是调情之意,称娼主为“老叉杆”。

书中诸如此类北京方言俗语数不胜数,这种以北京话为基础的俗白、凝练的文字,极富有市井色彩,充满通俗的趣味,但却能做到用常得奇,平易中见精辟。

匿名回答于2024-05-13 05:01:25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