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学的角度,分多个方面来介绍乡土社会。其中,新颖的理论与概念也有很多,我们挑出书中的几个重要部分讲述这本书。
1、乡土本色
本书从开头就讲到:“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这句话包含着两层含义。一是说中国社会是一个特殊的社会,大多数阶层都是从乡土社会中分离出去的,在很多行为习惯上都有相似之处,带有乡土性。另一层是说这个乡土性只局限于基层,其他的社会阶层在长时间的发展下,与乡土社会有了很大的不同。
作者说到“土气”并不是一个贬义的词汇,“土”的本意为泥土。在乡下,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方法。如果没有土地,在当时根本就没有生活来源。所以人们热衷于土地,向土地去讨生活的传统。
“生于斯,长于斯,老于斯”、终老是乡、落叶归根。人们都在乡土社会中这样生活着。“土”在这种文化里所占的地位显然也是很高的。比如说,土地神。它作为数量上占着最高地位上的神,管着乡间的一切闲事。再比如说,在人们思想时,灶上的泥土,成了人们水土不服时的“良药”。
匿名回答于2021-07-22 08:0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