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结构格局的差别引起了不同的道德观念。道德观念是在社会里生活的人自觉应当遵守社会行为规范的信念。它包括着行为规范、行为者的信念和社会的制裁。
它的内容是人和人关系的行为规范,是依着该社会的格局而决定的。02在以自己作中心的社会关系网络中,最主要的自然是“克己复礼”,“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是差序格局中道德体系的出发点。03一个差序格局的社会,是由无数私人关系搭成的网络。这网络的每一个结都附着一种道德要素,因此,传统的道德里不另找出一个笼统性的道德观念来,所有的价值标准也不能超脱于差序的人伦而存在了。
匿名回答于2021-03-20 18:11:37
在差序格局里,公和私是相对而言的。有的人可以为一个人而牺牲家,为了家可以牺牲一个族,为了族可以牺牲国,为了国可以牺牲天下。与《大学》的这一段话虽然是相反的路径,但其本质都是一样的。
在这一种公式里,如果说他是私的,却也不尽然。当他牺牲族时,你可以说他是为了家,站在家的角度上来说他是为了公,为了一个较小团体的公。只是对于除了这个小团体以外的大团体的人来说,他是私的,只考虑了较小的波纹圈里的人。我们一般被考虑和要求尽可能的站在更大的圈里顾及更大部分人的利益,但总有人会局限于属于他自己小团体的私而无法脱身。
在我们传统观念里,国是皇帝之家,这界限从来就是不清不楚的。大到整个国家也不过只是从自己这个中心推出去的社会势力与关系中的一圈而已,这圈的中心还是自己。所以我们能做的只有克己。
既然我们的社会关系是靠着一个人一个人推出去的,那么我们这个社会就是由一根根构成的私人联系线组成的社会关系网,所以我们讲的所有的道德都只有将其放在私人联系中讨论才有意义。
匿名回答于2021-10-05 10:4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