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三峡大坝为什么没有鱼类洄游通道?

因为三峡大坝一把原有鱼的洄游通道 堵塞 ,是回游的 鱼不能通过

匿名回答于2021-02-07 05:14:15


因三峡大坝没有鱼类洄游通道,所以在大坝截流后,三峡库区原有的四大家鱼产卵场消失了。中下游的水文、河床、湿地格局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


而大家知道,一些鱼类在固定的时节是会你牛而上,洄游到“老家”产卵的。那么在面对118米高,落差113米的三峡大坝,下游的鱼是怎么“回老家”的呢?



首先要表明的是,在如此大的落差下,中下游的鱼凭自己是根本游不上去的。如果放任不管,就会对鱼类的生存繁衍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如中华鲟的繁殖就因此耽误了繁衍时间,从长江回到大海后,粗活率降低了。


因此,有关方面用了以下这些方法,让下游的鱼也能通过另一种方法,回到自己的出生地更好地繁殖。



第一个是建立珍稀特有鱼类保护区,将珍惜的鱼类保护起来,用人工的方式救助、培育、驯养,以避免灭绝的危机。


第二个是建造鱼梯,在大坝的两端修建一种连续性阶梯式的水槽,此时要洄游繁殖产卵的鱼就可以利用鱼梯,一梯一梯往上奋力游,一直游过三峡大坝,回到老家。



第三个是经过人工繁殖后,再进行放流。就是说先用人工繁殖配出鱼苗,再放到传统的产卵地,这样鱼就可以正常迁移了。这种方法,可以将大坝的对生态的影响降到最低。



第四个是用大坝进行生态调节,比如人工制造洪峰来刺激鱼类的繁衍等等。人为的“发大水”也可以让鱼加快繁殖,增加一定的数量,以目前来说,这些措施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匿名回答于2021-02-07 05:17:41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