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仪门和垂花门的区别?

仪门指的是大型建筑或有着历史文化底蕴的门才可以称仪门。垂花门是没有限定性的。

匿名回答于2021-02-07 19:42:03


仪门”就是礼仪之门。古时拜谒和祭祀帝尧的帝王君臣及平民百姓,凡到此处,心须“整冠弹尘,端庄仪表”,然后恭恭敬敬的严肃前行。仪门门额上的“文明始祖”题词,是对帝尧创始文明政治的最高评价。仪门背面题词“光披四表”,原是清康熙帝为尧殿题写的门匾,意为尧的功德象日月光浑润泽四方万民。

垂花门:中国古典建筑,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极其灿烂辉煌的组成部分。了解古建筑文化是一件很有趣味和意义的事情。因为从中国古人注重建筑造型和空间的变化这一现象中,体现出了我们先人的智慧。那么,今天我们来认识一种漂亮的古建筑“门”类——垂花门。

垂花门是古代中国民居建筑院落内部的门,是四合院中一道很讲究的门,它是内宅与外宅(前院)的分界线和唯一通道。因其檐柱不落地,垂吊在屋檐下,称为垂柱,其下有一垂珠,通常彩绘为花瓣的形式,故被称为垂花门。

旧时人们常说的'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二门'即指此垂花门。垂花门的位置在整座宅院的中轴线上,界分内外,建筑华丽,因此,垂花门是全宅中最为醒目的地方。

垂花门的垂莲柱历史是很悠久,在宋元符三年(1100年)成书的宋营造法式上就有数处提到'虚柱',而且有'虚柱莲华蓬五层'的条目。这是佛帐的做法,属于雕木作,表明宋代垂莲柱的做法已很通行,故它的形成可能更早于宋代。

垂花门是装饰性极强的建筑,它的各个突出部位几乎都有十分讲究的装饰。垂花门向外一侧的梁头常雕成云头形状,称为'麻叶梁头',这种作出雕饰的梁头,在一般建筑中是不多见的。

在麻叶梁头之下,有一对倒悬的短柱,柱头向下,头部雕饰出莲瓣、串珠、花萼云或石榴头等形状,酷似一对含苞待放的花蕾,这对短柱称为'垂莲柱',垂花门名称的由来大概就与这对特殊的垂柱有关。联络两垂柱的部件也有很美的雕饰,题材有'子孙万代'、'岁寒三友'、'玉棠富贵'、'福禄寿喜'等。这些雕刻寄予着房宅主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也将这道颇具地位的内宅门面装点得格外富丽华贵。

垂花门从外边看,像一座极为华丽的砖木结构门楼。而从院内看垂花门,则似一座亭榭建筑的方形小屋。四扇绿色的木屏门因为经常关着,恰似一面墙,增加了垂花门的立体感。垂花门的顶部多为卷棚式,门外部分的顶部为清水脊,而门内部分则是卷棚顶,两顶勾联搭在一起的交汇处形成了天沟,垂花门所承接的雨水有一半从天沟的两侧流出,大大减少了檐前的滴水,减少了雨水对垂花门阶石的侵蚀。

垂花门除了装饰特点外,它的作用还在于能表现出宅主的财力、家世的繁衍、文化素养的高低,甚至还能看出宅主的爱好和性格。

凡垂花门都有两种功能,第一是要求有一定的防卫功能,为此,在向外一侧的两根柱间安装着第一道门,这道门比较厚重,与街门相彷佛,名叫'棋盘门',或称'攒边门',白天开启,供宅人通行,夜间关闭,有安全保卫作用。

匿名回答于2021-02-07 19:43:39


垂花门是富家宅院的第二重正门,又称“仪门”,是内宅与外宅(前院)的分界线和唯一通道。古时说“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二门”即指此门。门上檐柱不落地,垂吊在屋檐下,通常彩绘或雕刻花瓣、莲叶,所以叫“垂花门”。

匿名回答于2022-01-19 03:43:52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