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麻烦了,复制下大概。 首先,立意。在采访充分、素材确实的基础上,根据故事的概貌,给出一个立意,即是仁义礼智信,忠勇孝贤忍等的哪一方面。 其次,拟题。根据立意,参照最动人的情节和结局,用直截了当又夺人眼球的文字,精练地表现主题和概述事件。〈做人与处世〉杂志的纪实题目一般以“情、义、爱、信”入题扣题。 再次,开篇。开始创作了,一般的纪实会有引言或前按,给出事件发生的背景,一般不交待结果,以吸引读者阅读的欲望。 最后,行文。一般会是三段或四段形式。用小标题来分出层次。小标题勿与文章主题重复。而且要按时间顺序,故事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进程来行文。 创作过程中,好的纪实一定是人物形象立体,故事的主要矛盾突出,情节波澜起伏,主题及人物情感渲染丰满。人物形像及情感描写要做到这一点,要靠几方面的描写:
1、细节描写:对人物故事挖掘挖掘充分,细节充分,细节描写决定故事是否感人。
2、对话描写:人物话语及对话的再加工,符合当时场景,引用恰如其分。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做铺垫。
3、心理描写:人物的心理描写一定要细致入微,很多纪实文章不生动,就是因为对人物的心理描写不到位,甚至没有心理描写,这样的纪实,其实就已经失败了。
4、抒情描写:抒情是一种情感助推。行话叫煽情。好的纪实煽情不可少,它往往渗透于人物的心理描写中。有时一些小细节和外在描述也起到这个作用,比如人物的一频一笑,一个转身,一滴眼泪中,都是煽情的描写佳处。好的作者会抓住这细微之处,而成就一篇好的纪实文章。 可用第一和第三人称,但既然是采访别人的,那就用第三人称。一般也是用第三人称。只不过在文中抒发自己情感才用第一人称。
匿名回答于2019-04-07 02: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