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讲究仁爱,也就是有区别的对周围的人的爱,而这种区别通过礼和教进行身份的区分来判定。
法家,讲究法制,也就是通过法律来约束人的行为。
道家,讲究无为,认为不进行任何的约束,人与人也不进行任何的交流,自然就没有纷争和烦恼。
匿名回答于2022-09-11 21:36:41
1、儒、墨、道、法家的思想都是在社会动荡且四分五裂的春秋和战国时期产生的。
2、这些思想都是孔子以及孟子、荀子,墨子,老子及庄子,和韩非子的对治理国家的各自的态度。
3、从产生的作用来看,都是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作用。
不同点:
1、道家以老子、庄子为主要代表,思想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同时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
2、儒家以孔子、孟子为主要代表,思想主张礼治,强调传统的伦常关系,尤注重人与人之间伦理关系等。
3、法家以韩非子为主要代表,思想主张反对礼制,强调法律的作用,认为人都有“好利恶害”或者“就利避害”的本性,反对保守的复古思想,主张锐意改革。
4、墨家以墨子为主要代表,思想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非命、非乐、节用、节葬。
匿名回答于2022-09-12 01:25:49
墨家思想讲的是“以天下为己任”,套用现在的话就是实业救国。
法家思想讲的是“以法理治天下”,讲变革。套用名人的话就是“发展是硬道理”。
道家思想讲的是“无为而治”,顺应天地万物自然变化法则。
从中国历史来看,秦王朝能统一六国,就是法家思想的最大成就,自商鞅变法,依法治国之后(当时特定环境,王权还是第一位的),落后的秦国迅速崛起,成就了霸业。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黄金时代是汉朝的“文景之治”,奉行的是黄老学说的无为而治,为汉武帝从根本上消除了北方匈奴的威胁打下了结实的基础。
在封建社会走向成熟之后,特别是宋,明,清朝,儒家思想成了一统的思想,讲究的是君臣父子,崇尚等级礼仪。
匿名回答于2022-09-10 22:2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