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文化认知发展的连续性是哪本著作?

认知发展阶段论

皮亚杰认为,个体的认知发展要经历几个阶段,为了更好地了解这几个阶段,我们先来对“阶段”的特点进行介绍。


第一,认知发展是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为什么说是连续的呢?


因为我们的认知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并不会出现突然的断层。按照心理学家卡特尔(cartel)的观点,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液态智力不断提高,到18岁左右达到顶峰。


然而人类心理的发展并不会由此停止,虽然先天的能力例如反应速度、视力等逐渐下滑,但晶态智力却仍在不断提高。


你可以把晶态智力理解为生活经验,很多人正是依靠经验才能在社会占据一席之地。



除了连续性,认知发展还具有阶段性。阶段性指的是认知发展存在若干个阶段,每个阶段是有区别的。


例如,婴儿、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性为主,不能理解抽象的事物,到了小学阶段,他们才逐渐产生抽象逻辑的萌芽,这就是一个阶段的变化,因此我们说个体的认知发展是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


第二,认知发展的各阶段有着明显且独特的结构。如何理解这种结构?例如从出生到2岁,婴儿主要依靠感知运动手段对外界刺激给予反应,当你触碰婴儿的小手,便会引起他们的抓握反应。



到2岁以后,婴儿又会出现“自我中心(egocentricity)”的特征,这并非我们经常说的“以自我为中心”,而是指婴儿在感知外界事物时总是以自己作为参照物,无法想象别人看到了什么。


第三,认知发展的各个阶段有着一定的顺序,由低级到高级逐步发展,没有谁可以一开始就掌握抽象逻辑思维,也不可能刚生下来就能理解外界事物的“客体永久性”。


生活中很多家长和老师不能理解儿童认知发展的顺序性,他们拔苗助长,强迫儿童去理解他们无法理解的事物,并且以成人的标准对他们进行奖惩,这是不科学的行为。


正确的态度应该是立足于儿童的认知发展阶段,尊重客观规律,想象自己就是一个小孩,努力成为他们的朋友,这样才能够科学、客观地评判他们的行为。



此外,有一点值得大家注意,那就是每个人的发展节点存在差异。例如有些小孩在小学成绩不好,上了中学却一鸣惊人,这便是因为他们的认知发展较之常人滞后;而有些人则比较“早熟”,这是正常的现象,个体差异并不能决定他们未来的发展。


最后,认知发展的各个阶段并不是截然划分的。我们的发展并不是突然的质变,而是在持续不断地量变基础上才会发生质变,而在其中的某一节点,我们必然同时兼具两个认知发展阶段的特征,这就是阶段的交叉性。

匿名回答于2020-12-30 20:36:29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