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价值链分析的局限性?

以附加价值概念为导向的传统管理会计,只考虑企业内部价值的增加,没有反映价值链中相邻节点企业之间的联系,遏制了公司可以通过协调这些相互依赖关系而应能取得的机会成本优势。

具体来说,在实施价值链分析时,传统管理会计的重要缺陷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企业主要关注责任中心而不是重要的作业;

第二,当企业内部一个部门的成本和业绩经常依赖于另一部门的成本和业绩时,它们不考虑这些部门(作业)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

第三,很少从经济学角度反映正在发生的作业,缺乏成本驱动因素的累计数据。

附加价值观点的缺陷在于核心企业与价值链中节点企业之间缺少广泛的联系和沟通,只注重实现自身最大的买卖差价。

一方面,对于供应商而言,核心企业在购货时才开始进行原料的成本分析,忽视供应商所提供原料价格的形成原因以及该原料的作业成本,更没有开发与供应商之间可能的联系;

另一方面,对于客户来说,一旦产品销售结束,核心企业则停止成本分析,失去了与客户进一步发展联系的机会。虽然所有权总成本系统(Total Cost of Ownership systems,TCO)考虑了向特定供应商购买产品所引起的如与订购、运送、质量和管理有关的费用(Ittner,et al, 1999),但没有分析整个价值链上有关客户和供应商的成本信息。

而利用作业成本计算原理,以价值链为基础分解价值链中各企业发生的所有作业,全面分析价值链中所有相关联企业(如供应商和客户)的作业和费用及企业之间的关系,并确认这些作业和费用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再通过定位、协调和优化价值链中的单个作业本身及作业之间的关系,可以确定价值链中所有企业、所有作业的竞争优势,最终实现价值链中各企业的最大增值。

匿名回答于2021-08-03 23:14:22


相关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