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思齐网

长袍的由来和历史?

长袍是中国古代民间较普遍穿用的一种服饰。汉服中有直裾袍、圆领袍、道袍等长袍。

基本信息

中文名

长袍

别名

大褂

分类2

直裾袍、圆领袍、道袍

汉服长袍

汉族传统服饰中,大多数男式服装是长袍样式,如直裾袍、圆领袍、道袍等。一般为左襟压右襟,称为"右衽",袖子有广袖、琵琶袖、直袖等样式。常服袖长一般长于指尖20cm左右,礼服则更长,可达40cm以上。下摆长度一般到脚踝,并以腰带或革带束腰。自上古时代起至明代,皆为汉族人民的普遍穿着。后因历史原因(满清入关后剃发易服令,留发不留头野蛮行径改变汉族人生活方式)使用范围一度缩小到仅限于僧道优伶,直至21世纪初,在民间开始逐渐出现复兴态势。(详见汉服)

长袍

满族长袍

长袍有单袍、夹袍和棉袍之分,单袍又俗称“马褂”。满族长袍与旗袍有很大的区别,旗袍的式样是右大襟式,左右两开衩。长袍在其流行的过程中也有较大的演变。清初期的长袍又肥又大,长及地面,并且没有领子,穿时,须别加领衣(满族服饰中的内衣),俗称“一裹圆”,此种服饰为满清官吏经常使用,无衩,后来成为满族平民所穿。

多为黑色,较宽松。

匿名回答于2023-09-17 03:03:01


“袍”在我国的服装历史上由来已久。我国古代的服装,上曰衣,下曰裳,男女通用。袍是上下相连的长衣,以其被体深邃,名曰“深衣”。袍在古代的贵人只能做内衣用,不能以之见客行礼。我国出土的殷商陶俑和石人,皆穿袍服,可见距今4000多年前的虞舜时代就已有之。古人的礼服,原则上要分为上下两截,即使是“通裁”的长袍,也是采用上衣和下裳连缝而成的,而且拦腰须有束带。

袍在我国,男女通用,本属古已有之。不过自清入关,明末遗民坚持“男降女不降”,汉人妇女偏不愿效“旗下人”之长袍,多着衫裙,以示反抗,并特称旗人女袍为“旗袍”。民国以后,五旗共和,“旗袍”亦被制定为妇女礼服之一。

匿名回答于2023-09-03 11:29:05


相关知识问答